美國經濟最發達的州之一。海岸線204公裡,湖岸線600公裡。位於本土東北部,介於大湖區與大西洋之間,北與加拿大毗鄰。面積12.8萬平方公裡。人口1765.9萬(1982),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城市人口占84.6%。首府奧爾巴尼。

  全州輪廓略呈直角三角形。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大致以東西向的莫霍克河谷地為界,北面是阿迪朗達克山地,地質古老,為加拿大地盾的南伸部分,其中馬西山海拔1629米,是本州最高點。南面大部分屬阿巴拉契契亞高地,海拔300~800米,向西緩斜,其東的卡茨基爾山也是高地的一部分,因深受切割,起伏大,故稱為山。平原分佈於州緣,包括西、北部的濱湖平原和聖勞倫斯谷地,東部的尚普蘭湖-哈得孫河縱向谷地,以及東南端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境內遍佈冰川遺跡,多條狀冰川湖泊,廣泛覆有冰磧物,除低地外,土壤瘠薄。哈得孫-莫霍克谷地切穿阿巴拉契亞高地,為溝通大西洋岸與大湖區唯一的低通道,水陸交通便捷,也是本州中小工業城市集結地帶。與加拿大共有的尼亞加拉瀑佈和聖勞倫斯河,提供瞭巨大的水能。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冬寒夏涼,自北向南,1月平均氣溫-8~0℃,7月19~23℃;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多陰濕天氣。森林覆蓋率54.4%。

  17世紀前半期為荷蘭殖民地,稱“新荷蘭”,在奧蘭治堡(今奧爾巴尼)和曼哈頓島建立殖民據點。1664年英國占領後改稱“紐約”。1776年獨立,1788年成為美國獨立時的13州之一。19世紀起,移民激增,工商業發展迅速,農業亦較早轉向資本主義經營。特別是1825年伊利運河通航,溝通瞭哈得孫河與五大湖,極大地促進瞭本州的繁榮,逐漸發展成為美國制造業、商業、金融業以及對外貿易的核心地區。

  制造業產值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部門齊全,產品多樣。服裝、印刷出版、儀器制造在全國占有突出地位,其次是非電氣機械、電器、食品、金屬制品等部門,大部分企業集中在本州東南端以紐約大市區為中心的城市群。西北濱湖的佈法羅、羅切斯特等城市組成以鋼鐵、汽車、化學為主的重工業區。此外,西部的錫拉丘茲、莫霍克河畔的斯克內克塔迪與尤蒂卡為新興的電子、電腦工業區。

  地處連接五大湖和大西洋的樞紐位置,擁有稠密的運輸網。主要鐵路、公路幹線沿莫霍克- 哈得孫谷地分佈,構成州內橫貫東西和縱貫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包括部分伊利運河在內的巴爾吉(駁船)運河系統及與其相通的水路,長1300公裡,把哈得孫河、尚普蘭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聯成一體,奧爾巴尼、佈法羅、羅切斯特等是重要的河、湖港口。紐約港有美國的“門戶”之稱,吞吐量居全國首位,也屬世界最大海港之列。航空業發達,州內有大小機場470餘處,著名的紐約市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是美國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農場土地面積約占全州30%,屬乳酪區。氣候涼濕,適宜種植多汁牧草以及玉米、冬小麥、燕麥等飼料作物,發展以乳用為主的畜牧業。約2/5以上農場生產乳品。乳牛飼養頭數僅次於威斯康星州,鮮奶、黃油、奶酪產量在國內名列前茅。哈得孫河谷和濱湖地區多果園,蘋果、葡萄及楓糖漿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其次是桃、梨、草莓等。蔬菜業也較盛,主要生產馬鈴薯、甘藍、洋蔥等,就近供大城市消費。

  州內多河、湖、山林,有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瀑佈和全國第一大城紐約,加以交通便捷,每年吸引數以千萬計觀光度假遊客。文教事業發達,有高等院校240餘所,著名的有哥倫比亞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