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主要工商業城市和港口。位於亨特河河口南岸,東瀕太平洋。人口25.9萬(1981)。大紐卡斯爾市範圍自河口向南至麥誇裏湖東北岸,包括紐卡斯爾城區和10多個郊區市鎮,人口共41萬人(1982),為州內僅次於悉尼的第二大城市。地處亞熱帶東海岸,氣候溫暖,無嚴寒酷暑,雨量充足。港口優良。附近奶牛、菜牛飼養和小麥種植業十分發達。林地廣佈。亨特河谷為全國煙煤生產基地。19世紀初曾辟為英國罪犯流放地。19世紀中葉開始成為重要的煤出口港。1915年利用用本地的煤和從南澳大利亞米德爾巴克運來的鐵礦石建立瞭鋼鐵廠,從此鋼鐵工業一直成為最主要的工業部門,並促進瞭多種工業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在亨特河岸沼澤地挖河填陸,建成瞭面積為2590公頃的庫拉岡島,劃為工業用地,興建起水泥廠、機械廠和巨大的化肥廠等。此外,還有毛紡織、服裝、肉類加工、纖維板、電力設備、煤氣、發電、玻璃、陶瓷等工業。海岸地帶開采的砂礦,為全國最大的金紅石、鋯石產區之一。港口包括北港區、內灣區、沃勒塔港,統稱亨特港,有造船工業和先進的港口設施,進港航道寬約150米,低潮水深15.2米。1980~1981年港口貨物總吞吐量2300萬噸,為全國最大的煤出口港。其他出口物資為小麥、鋼鐵和羊毛,進口以鐵礦石 和其他煉鐵原料及氧化鋁、磷酸鹽等工業原料為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