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瀑佈之一。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區的尼亞加拉河上。該河全長56公裡,上接海拔174米的伊利湖,下註海拔75米的安大略湖,上下高差99米。主航道中心線為加拿大和美國邊界。上遊河段水面平展,河寬2~3公裡,水深流緩,落差約15米。從距伊利湖北岸32公裡起,河道變窄,水流加速,在一個90°急轉彎處,河水從所流經的石灰巖崖壁上驟然陡落,水勢澎湃,聲震似雷。在印第安語中,“尼亞加拉”意即“雷神之水”。寬大的水簾被居中的一座寬約350米的長形小巖島戈特島一分為二:東東邊美國境內部分稱亞美利加瀑佈,寬305米,落差50.9米;西邊加拿大境內部分呈半環狀,故名馬蹄瀑佈,寬793米,落差49.4米。尼亞加拉河有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和伊利湖作為天然水庫,水量豐富。瀑佈年平均總流量達6740立方米/秒,其中馬蹄瀑佈流量約為亞美利加瀑佈流量的19倍。加、美兩國在瀑佈附近河段上興建瞭大型水電站,裝機容量400萬千瓦。由於流水常年沖蝕,石灰巖崖壁不斷崩坍,出現瀑佈向上遊後退現象。據1842~1927年觀測記錄,平均每年後退1.02米。50年代以來,加、美兩國註意自然環境保護,通過控制水流、以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瀑佈後退速度已控制在10年不超過0.3米。

  尼亞加拉瀑佈是世界名勝。加、美兩國把瀑佈附近大片區域劃為旅遊區,開辟公園,興建旅館、餐廳、劇院、商店以及各種遊覽設施。尼亞加拉河兩岸有同名姐妹城──尼亞加拉瀑佈城,分屬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為旅遊中心。遊客可從摩天大樓遠眺,也可乘直升飛機或登上專設的瞭望塔縱覽全景。其中加拿大境內的斯凱侖塔高達160米,上設巨大的圓盤狀旋轉餐廳。遊客還可乘坐遊艇就近觀賞浪花飛濺的奇景,或穿過崖壁地道直通大瀑佈腳下,傾聽驚濤駭浪的怒吼。亞美利加瀑佈與河岸同在一個垂直面上,特設探頭橋伸入河中,以便美國居民看到自己的瀑佈。入夜,兩岸聚光燈從四面八方照射在瀑佈上,五光十色,迷離神奇。瀑佈離哈密爾頓、多倫多、佈法羅等加、美兩國大城市不遠,交通便捷,每年前來觀光遊客達1200萬人次。(見彩圖)

尼亞加拉瀑佈(在加拿大境內的馬蹄瀑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