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西洋北部島群。丹麥的一個自治州。丹麥語意為“羊島”。地處北緯61°25′~62°25′,位於冰島東南400公裡、設德蘭群島西北320公裡處。面積約1399平方公裡,人口4.5萬(1984),居民主要是法羅人,為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後裔。法羅語為官方語言。首府托爾斯港。西元8世紀末,愛爾蘭僧侶移此定居。9世紀末挪威人遷入,1035~1380年屬挪威。1397年受丹麥管轄。1948年起成為丹麥的自治州。群島是由斯特勒姆島、東島、沃格島、南島、桑島和博羅伊島等等20餘個島嶼組成的火山群島,主要由玄武巖構成。地勢崎嶇,上覆薄層冰磧和泥炭。最高點在東島,海拔882米。海岸陡峻、曲折,多峽灣。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海洋性氣候顯著,冬溫夏涼。最冷月(2月)平均氣溫4℃;最熱月(7月)11℃。年降水量1500毫米,多霧(200多天)。島上多草地、沼澤,少樹木,巖坡上長苔蘚、地衣。無土生哺乳動物,海鳥有200多種。沿海盛產鱈、鰈、鯡等魚類。經濟以捕魚和魚類加工業為主,年漁獲量24.5萬噸,其產值約占全島生產總值的20%(1981)。耕地僅占土地面積的6%,主要種植馬鈴薯、蔬菜和牧草。養羊業較重要。除魚產品和羊肉可自給外,其餘均需從丹麥本土、挪威、瑞典、英國和聯邦德國進口。主要出口魚和魚制品,占出品總額的90%(1981),輸往丹麥本土、英國、美國、聯邦德國和意大利。戰略地位重要,是西北歐到冰島航線的中繼站,島上建有雷達站和長波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