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印巴次大陸、印度次大陸。地處亞洲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亞歐大陸的南延部分。因面積小於洲,自成一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故稱次大陸。面積約430萬平方公裡。南亞次大陸的範圍約在北緯8°~37°,東經61°~97°之間。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北界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西北界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地形上分為北部高山區、南部高原區和二者之間的印度河- 恒河平原區。氣候主要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年候。年分幹濕兩季,10月至翌年55月為幹季,6~9月為雨季。隨著季節風向的更替,還可分為:涼季(1~2月)、熱季(3~5月)、雨季(6~9月)和季風退縮季(10~12月)。除北部山區外,各地年平均氣溫都在24~27℃之間,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000~2000毫米。次大陸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和克什米爾地區。人口9.3億(1982),約占世界人口1/5。使用200餘種語言,主要信奉印度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印度河流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文明發祥地之一。物產豐饒,盛產稻米、小麥、棉花、黃麻、花生、油菜籽、甘蔗和茶葉等。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主要有煤、鐵、錳、雲母和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