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大陸西北端通過巴拿馬地峽與北美洲相連,以巴拿馬運河為界。面積1797萬平方公裡,約占世界陸地面積12%;其中島嶼面積15萬平方公裡,不及全洲面積的1%。

  大陸北寬南窄,略似三角形。最北端瓜希拉半島的加伊納斯角位於北緯12°25′,最南端弗羅厄德角為南緯53°54′,火地島南部的合恩角為南緯55°59′。大陸東、西兩個極極點分別是巴西東端的佈朗庫角和秘魯西北端的帕裡尼亞斯角。大陸主要部分在北緯10°至南回歸線的熱帶范圍內,南緯5°處最寬,達5150公裡。南回歸線以南,大陸顯著收縮,南緯40°處寬僅600餘公裡,南緯50°處寬不足400公裡。

  大陸輪廓比較單調。大部分地段山脈走向與海岸平行,形成平直陡峭的崖岸,缺少大的半島和海灣。海岸線總長約28700公裡。太平洋岸,特別是南緯10°~33°段,為典型上升斷層海岸,岸外逼臨深海溝,沿海平原和大陸架幾乎不存在。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西岸,因近期略有沉降,受到海侵,岸線比較曲折,其中瓜亞基爾灣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灣。南緯41°以南的智利南部海岸屬峽灣型,是南美洲海岸最曲折的地段。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西段,南北向山脈與海岸正交,海水沿山間縱谷侵入,形成向陸深入的海灣,如達連灣、委內瑞拉灣等,為裡亞斯型海岸;東段也表現下沉海岸形態,但因沿海山脈與海岸平行,具有達爾馬提型海岸的雛形。整個大西洋岸基本上以下沉海岸為主,岸外有較寬的大陸架,其中大陸東北部和南緯30°~40°段,均系平直低淺的溺谷型海岸;南緯40°以南,則為背靠高原崖壁的海侵海岸,具有一系列小型海灣和三角港。至於巴西東岸,其北段具有上升的潟湖型海岸特征;南段基本上體現瞭上升斷層海岸性質,斷崖拔立於大西洋岸之上。

地形結構及其地質基礎

  在漫長的地質時期中,南美大陸經歷瞭與南半球其他大陸結合與分離,最後又與北美大陸相聯系的發展過程。前寒武紀是奠定大陸古陸臺基礎時期,許多大小不等的原始陸塊經過多次碰撞,至元古代末合並成南美古陸臺,為南半球岡瓦納古陸的組成部分,其東北部巴西陸臺與非洲陸臺相接,南部巴塔哥尼亞陸臺與南極陸臺相連。南美除古陸臺之外,基本上都處於地槽發展階段,西部安第斯地槽為其主要部分,介於巴西陸臺與巴塔哥尼亞陸臺之間的是岡瓦納地槽。

  古生代以來,陸臺內部相對穩定,但受垂直升降運動影響,出現地盾與拗陷區的分化,這是南美大陸高原和平原發育的地質基礎。安第斯地槽東側和岡瓦納地槽分別受加裡東和海西運動影響,形成褶皺山脈,但經長期侵蝕,地形上現在表現已不明顯。

  上三迭紀巴西陸臺南部發生南北向大斷裂,為南美大陸脫離岡瓦納古陸準備瞭條件。隨著南大西洋的張開,南美板塊開始向西漂移;其西側則為太平洋菲尼克斯板塊,它在東太平洋洋隆擴張的推動下,向南美板塊俯沖,導致侏羅紀末在安第斯地槽掀起褶皺作用,揭開瞭南美阿爾卑斯運動的序幕。自中白堊紀起,南美板塊在南大西洋洋中脊擴張推動下,加快瞭向西漂移及與菲尼克斯板塊幅合的速度。至白堊紀末,安第斯地槽發生瞭中生代最強烈的造山運動,這是南美阿爾卑斯運動的主幕,大陸西緣出現海溝-褶皺山系。到新生代,菲尼克斯板塊已大部分消亡潛沒於秘魯-智利海溝帶,其殘遺部分稱納茲卡板塊,繼續與西移的南美板塊作相向運動。安第斯山脈在中生代褶皺構造基礎上,又先後掀起兩次褶皺上升運動,並廣泛發生火山,斷裂活動和巖漿侵入。與此同時,南美與南極大陸完全分離,北部則通過中美地峽與北美大陸建立瞭聯系。南美大陸現代地形結構的基本特征,即西部年輕的安第斯山縱貫、東部古老的高原與低平的沖積平原相間分佈,就是源於上述發展過程,也是密切地結合著大地構造的主要單元。

  東部高原 包括圭亞那、巴西和巴塔哥尼亞三大高原。在構造上大部分屬陸臺內的地盾。自寒武紀以來,經歷瞭以上升為主的升降運動,古老的結晶巖系多出露地表,僅部分覆蓋比較淺薄的後期沉積。基本上未受到褶皺變動,巖漿侵入和火山活動也較少。

  圭亞那高原 位於奧裡諾科河與亞馬孫河之間,地質基礎為圭亞那地盾,基底巖系主要是太古代的花崗巖、片麻巖和片巖。在濕熱的氣候條件下,經過長期侵蝕,一般表現為高約300~400米的丘陵狀高原,自西中部向東北緩傾。巖性堅硬部分屹立著坡陡而頂部渾圓的蝕餘山,高約1000~1500米。局部地段覆有呈水平層次的中生代和第三紀沉積,形成桌狀高地。

  巴西高原 位於南緯5°~30°的大陸東部,發育於巴西陸臺,起伏和緩,海拔300~1500米,向西、北方向傾斜。東部大西洋岸地盾和西部地盾區,花崗巖、片麻巖、片巖、千枚巖、石英巖等古老基底巖系出露地表,在長期外力侵蝕作用下,形成波狀起伏的高原。其中東部巖性堅硬的石英巖、片巖出露部分,表現為脊狀山嶺或斷塊山,突出於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亞斯高原和馬托格羅索高原,後者因覆有呈水平層次的白堊紀砂巖,後又經抬升,具有桌狀高地特征。巴西高原中部巴拉那伊巴-巴拉那谷地系陸臺內拗陷地帶,古生代以來屢經沉降,覆蓋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積;上三迭紀南部發生南北向大斷裂,伴隨基性巖漿噴發,形成廣大的輝綠巖高原。由於第三紀中、後期上升運動的結果,巴西高原邊緣部分普遍形成緩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為瀑佈或急流,切成峽谷;東南邊緣曾伴以斷裂作用,形成著名的大西洋岸大崖壁。

  巴塔哥尼亞高原 位於大陸南部,發育於同名陸臺。北部為地盾部分,出露古老基底巖系,其餘部分則深埋於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積巖之下,局部並有第三紀玄武巖分佈。因長期侵蝕和後期的掀升與斷層作用,現代地形主要表現為一個東西邊緣鑲著崖壁、從西向東作階梯狀傾斜的切割高原,海拔300~1500米。地面廣佈第四紀冰川作用地貌,在現代幹旱氣候條件下,又產生各種風蝕和風積地貌。(見彩圖)

巴塔哥尼亞高原

  中部平原 由奧裡諾科、亞馬孫和拉普拉塔三大平原組成,約占大陸總面積的45%,海拔一般不足300米。發育在陸臺內部拗陷和陸臺邊緣或山前拗陷地帶,在漫長的地質時期中,以沉降為主,基底下陷,屢遭海侵,覆蓋著從古生代到新生代深厚的海相和陸相沉積,地面堆積著近代疏松物質。

  奧裡諾科平原 位於奧裡諾科河左岸,構造上屬安第斯山前拗陷,部分處於陸臺邊緣拗陷地帶,第三紀海相沉積出露很廣,並覆有近代沖積層。地面廣展平坦,由西向東緩斜,海拔一般為120~100米,北側較高,約180~240米。河口三角洲一帶,地勢特別低下,滿佈島洲和沼澤,定期遭受泛濫。

  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平原。北與奧裡諾科平原之間大部分隔著圭亞那高原,但在西北一帶彼此相連;西南與拉普拉塔平原之間沿著安第斯山東麓附近也隻隔著不足300米的分水嶺。發育於巴西陸臺內東西向的拗陷地帶,亞馬孫河大致沿著其構造軸流貫。後期沉積深厚,主要為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上白堊紀的海相沉積,以及第三紀、第四紀的海相與陸相沉積。平原西寬東窄,地勢低平坦蕩,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河漫灘約占平原總面積10%,由松軟的近代沖積層組成,地勢特別低下,河流蜿蜒曲折,湖沼密佈,汛期普遍遭受泛濫,排水不良。河漫灘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為高位平原,在西經60°以西最為寬廣,表層物質由第三紀和第四紀的沙與粘土組成,已呈部分固結狀態。下遊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沒有出露三角洲。

  拉普拉塔平原 呈縱向分佈,介於安第斯山、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之間。構造上屬陸臺邊緣拗陷和安第斯山前拗陷的一部分,在古老結晶巖基底之上,主要覆蓋著近水平層次的後期陸相沉積,地表第四紀疏松物質分佈很廣。平原北部稱大查科,地勢由西向東緩斜,至巴拉圭河兩岸更見低下,排水不良,沼澤廣佈;南部稱潘帕斯平原,覆蓋著冰磧物、河流沖積物和風積黃土,地勢極為平展,海拔多在150米以下。

  西部安第斯山區 以綿延於大陸北岸和西岸的安第斯山脈為主體,系中、新生代阿爾卑斯褶皺帶。其組成巖系包括自前寒武紀至第三紀的各種海相和陸相沉積以及火山堆積物,其中以中生代和第三紀沉積出露最廣,後者大部分為陸相沉積。現代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反映瞭內力作用的影響,表現為年輕高大的褶皺山脈,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火山分佈很廣,多活火山,地震活動也很強烈。北段(南緯4°以北)幅度較小,山脈成條狀分支,間以幽深構造谷地,各條山脈多代表背斜構造,通過侵蝕,軸部出露花崗巖、片麻巖等古結晶巖,兩翼則殘留著白堊紀、第三紀砂巖和石灰巖,構成單面山。中段(南緯4°~27°間)寬度和高度顯著增大,東、西科迪勒拉之間楔入寬闊的山原──玻利維亞高原;地面起伏和緩,在幹旱的氣候條件下,盛行風積,多古河谷、幹湖盆和窪地,兩側山地雪線很高。南段(南緯27°以南)高度和寬度逐漸減縮,東、西科迪勒拉合而為一,自南緯38°直至麥哲倫第峽,由於縱橫斷層交錯,加以第四紀冰川和流水的侵蝕作用,山地顯示分割破碎的形態;雪線很低,現代冰川發達,普遍具有阿爾卑斯型地貌特征。

  廣義的安第斯山區還包括秘魯和智利的沿海山脈、科迪勒拉前山和科爾多瓦山等。沿海山脈由前寒武紀結晶巖系組成,為一近期斷裂上升的塊狀山地,南段因冰川和河流侵蝕,再加以沉降作用,已淪為島鏈;沿海山脈與安第期山之間有智利中央縱谷,覆有深厚的第三紀沉積。科迪勒拉前山和科爾多瓦山位於貝爾梅霍和內格羅兩河上遊之間的安第斯山以東地區。

礦 藏

  種類很多,巴西、圭亞那高原和安第斯山是礦藏的主要富集區,但受大陸發展過程和大地構造的制約,種類組合、儲量和成因類型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巴西高原和圭亞那高原的主要礦藏是鐵、錳、鋁土、石英晶、雲母及多種稀有金屬。礦脈產於前寒武紀巖系之中。其中除鐵、錳等為經變質作用的水成沉積型礦以外,多系巖漿活動的產物。經過長期的外力侵蝕和準平原化過程,不少原生礦床遭破壞,產生次生的砂礫礦床。在巴西高原上,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是最重要的礦藏富集區,擁有鐵、錳、鉛、鋅、雲母、石英晶等多種礦藏,該州中部以伊塔比拉為中心的“鐵四邊形地區”,蘊藏著世界上最大的優質鐵礦,其他有巴拉州的鐵和鋁土礦,馬托格羅索州的錳礦,巴伊亞州的鉻礦,朗多尼亞地區的錫礦,戈亞斯州的鉛、鋅、鎳礦等。圭亞那高原上,蘇裡南和圭亞那兩國的鋁土礦甚為豐富,產於古老結晶巖風化而成的殘積層中,屬紅土型鋁土礦;其次是委內瑞拉東部的鐵礦和巴西阿馬帕地區的錳礦。

  安第斯山區的主要礦藏是有色金屬、石油、硝石、硫磺,還有大量鳥糞層堆積。有色金屬礦多與第三紀、第四紀火山活動和巖漿侵入有關,特別是以礦脈和巖脈形式侵入到上層的巖漿體,如安山巖、閃長巖、玢巖等。在赤道至南緯35°之間有一條重要的含礦侵入帶,形成巨大的多種有色金屬礦富集區。最突出的是銅礦,礦區從秘魯南部至智利中部,為世界最大的斑巖型銅礦床的一部分;其次是分佈於玻利維亞境內東科迪勒拉的錫礦,儲量僅次於東南亞鉛、鋅、鉍、鉬、銀、銻等也有豐富儲藏,秘魯的鉍礦儲量高居世界首位。石油主要分佈在安第斯山北段的山間構造谷地或盆地中,如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盆地、哥倫比亞的馬格達萊納谷地等,含油層多屬第三紀砂巖。硫磺礦則與廣佈的火山堆積物聯系在一起。安第斯山是近期上升的年輕褶皺山系,外力作用沒有足夠的時間侵夷,加以礦藏最為富集的安第斯山中段氣候幹旱,更使外力侵夷程度減弱,礦藏得以保存而以原生礦床出現;本區特有的硝石、鳥糞層堆積,也與幹旱氣候環境有關。(見彩圖)

玻利維亞“二十世紀”錫礦全景

  中部平原礦藏種類貧乏,以沉積型礦藏為主,較重要的是奧裡諾科平原東部和亞馬孫平原西部的石油,儲於新生代沉積之中。

氣 候

  溫暖濕潤、夏雨為主 南美洲是一個溫暖的大陸。冬無嚴寒,夏無酷暑。7月2℃等溫線和1月8℃等溫線繞過大陸南端。全洲除山地外,最冷月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南回歸線以北、占大陸面積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則超過20℃。最熱月平均氣溫在南緯40°以南為8~20℃,南回歸線以北為24~28℃。各地氣溫的年較差很小,大陸性不顯著。占大陸一半面積的南緯15°以北地區,年較差一般不足5℃,全洲最大年較差值僅16.7℃(阿根廷西北部的聖胡安)。

  南美洲也是一個濕潤的大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約占大陸總面積的2/3,比率高於其他各洲;幹旱沙漠區所占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中又是最小的。大抵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東北和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河一線以北和以東的廣大地區內,除哥倫比亞東北岸、委內瑞拉西北岸以及巴西東北部內地外,年降水量均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安第斯山脈低緯東坡、亞馬孫平原西部、奧裡諾科三角洲至亞馬孫河口的東北沿海、哥倫比亞西岸等地,則高達2000毫米以上。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河以西、安第斯山以東、包括潘帕斯草原在內,年降水量介於500~1000毫米。南緯3°~30°的西岸,自秘魯經玻利維亞以至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區和巴塔哥尼亞高原東部為少雨區,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其中秘魯和智利北部的西岸最為幹旱,不及50毫米。南緯40°以南的西岸又是多雨區,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降水季節分配屬夏雨型。全洲以夏季為唯一重要雨季的地區,約占大陸面積的1/3,如將全年有雨而以夏季稍多的地區包括在內,則相當於大陸面積的3/4。

  上述氣候特征是大陸位置、形狀、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南美大陸北寬南窄,絕大部分位於北緯10°至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范圍,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40~160千卡/厘米2,輻射平衡常年處於正值;在全球行星風系中,主要屬東北信風帶、赤道幅合上升帶和東南信風帶。又因安第斯山脈偏處西岸,以東廣大地區地形開展,常年盛行暖濕的大西洋氣團,不存在產生熱帶大陸性沙漠的條件。南回歸線以南,大陸顯著收縮,至南緯52°已近尾閭,年太陽輻射總量為80~120千卡/厘米2,輻射平衡一般也為正值;在全球行星風系中,處於信風帶到西風帶過渡區,冬夏海陸熱力差異較小,季風環流不明顯,導致氣溫年較差較小,大陸性不顯著,從而使南美氣候溫濕性的特點更為突出。

  南美大陸東部赤道南北廣大地區的夏季多雨,與熱帶北大西洋氣團和熱帶南大西洋氣團隨季節南北進退有密切關系。熱帶北大西洋氣團源於北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南緣,隨東北信風經過長距離的熱帶洋面,侵入南美大陸,性暖而濕,具有向赤道帶幅合的趨勢,其下層強烈受熱,呈不穩定狀態。7月主要盛行於赤道以北,1月因風帶南移,越過赤道,以變向西北風形式可遠至南回歸線以南和巴西高原東南部。在其影響范圍內,對流作用旺盛,多雷雨。源於南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北緣和西緣的熱帶南大西洋氣團,也具有向赤道帶幅合的趨勢,秉性暖濕而不穩定,但因所經洋面狹窄,比濕相對較低。7月熱帶北大西洋氣團北退,它隨東南信風侵入大陸,影響范圍擴及赤道一帶甚至以北、安第斯山脈以東廣大地區;1月,它的影響限於沿岸一帶。

  導致南美洲多雨面廣的氣團,還有熱帶太平洋氣團。赤道以北哥倫比亞西岸近海為暖流所經,熱帶南、北太平洋氣團經常在此交綏,終年多雨。極地南太平洋氣團主要活躍於南緯40°以南,它與熱帶南太平洋氣團相遇,構成極鋒,給智利南部西岸帶來豐沛降水。極地南大西洋氣團位勢也不穩定,在向北移動時,與熱帶南大西洋氣團相遇,產生極鋒,造成巴西南部和東南沿海一帶的多雨。

  此外,安第斯山低緯東坡、哥倫比亞西岸、智利南部西岸、巴西東南沿海等地多雨帶的形成,地形的抬升也起瞭重要作用。

  氣候類型的組成及其特點 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 大陸的位置和形狀,決定瞭熱帶氣候類型區在全洲居絕對優勢,約占大陸面積的2/3,其中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幹濕季節氣候尤為突出。

  亞馬孫平原的赤道多雨氣候(還包括哥倫比亞西岸)在世界同類型區中面積最廣,體現熱帶濕潤的特性也最為充分、典型,這與它所在地區是一個東西走向的世界最大平原及背負安第斯山脈、面向大西洋開敞等因素有關。終年高溫多雨,最冷月和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1℃和26℃,年較差不超過5℃;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各月降水量均超過60毫米,夏末秋初相對較多。奧裡諾科平原、圭亞那高原西部和巴西高原大部分的熱帶幹濕季氣候,占大陸面積的比率最高,也是世界同類型氣候區面積最廣的地區之一,並受地形輪廓的制約,以分佈面的整集團聚為特色。幹濕季分明,夏雨占50%以上;氣溫較高,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25~30℃,最冷月也不低於20℃。奧裡諾科平原因地勢低下,氣溫略高於圭亞那和巴西高原。

  信風帶西岸型的熱帶幹旱氣候區,由於近海秘魯寒流特別強盛,向北幾近赤道,加以安第斯山脈高峻縱列,南北延伸很廣,自南緯30°~3°,在世界各大陸的西岸熱帶幹旱氣候類型區中顯示瞭它的獨特性。少雨多霧,年降水量不及50毫米,變率極大,但相對濕度可高達70%以上。夏溫不高,最熱月平均氣溫一般低於20℃,年較差因亦減少。信風帶東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分佈在南緯10°~25°之間的巴西高原東側沿海,常年面迎東南信風,盛行熱帶海洋氣團,並因地形抬升,降水甚豐,且季節分配均勻,類似赤道多雨氣候,但冬溫略低,氣溫年較差增加。

  熱帶外氣候類型局限南回歸線以南,大陸收縮,限制瞭亞熱帶和溫帶氣候類型的分佈,並由於大陸延伸緯度不高,因而缺失水平地帶的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極地苔原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等類型。

  南緯25°~40°之間的大陸東南部,包括巴西高原東南緣、巴拉那河中下遊以東和潘帕斯平原東部,屬東岸型的亞熱帶濕潤氣候。由於冬夏海陸熱力差異不顯著,氣溫和降水的季節變化均較世界同類型區小,1月平均氣溫20~24℃,7月8~12℃,各季皆雨,夏季稍多,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南緯30°~37°之間的智利中部,屬西岸型的亞熱帶夏幹氣候。因受沿海秘魯寒流和海拔較高的影響,體現瞭夏涼的特點,1月平均氣溫16~20℃,7月8℃以上。冬雨夏幹,年降水量自南北約由1000毫米減至500毫米,幹季也向同一方向增長。大查科和潘帕斯草原西部等地,屬內陸型亞熱帶大陸性半幹旱氣候。降水較少,全年總量約250~500毫米,集中夏季;1月平均氣溫24~28℃,7月8~16℃,為全洲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地區。

  南美中高緯度大陸更形狹窄,僅分異為兩個氣候類型區。南緯37°以南的智利南部,屬西岸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地處西風帶,沿海山地又對海洋氣流起著重要的抬升作用,全年降水充沛。因雨日多、風力強和沿海秘魯寒流的影響,夏季氣溫顯著低於世界同類型區,1月平均氣溫8~16℃,7月平均氣溫4~8℃。安第斯山脈以東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因居西風帶背風位置以及沿海福克蘭寒流行經的影響,導致在大陸東岸出現溫帶幹旱與半幹旱氣候類型,在世界上具有獨特意義。氣候的具體特征也有別於世界同類型氣候區,突出表現在大陸性不顯著,7月平均氣溫0~4℃,1月12~16℃,降水則呈現自西向東遞減的趨勢。

  安第斯山地氣候 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因山地延伸緯度很廣,高度、坡向也不一,使各段的基帶類型和分帶多寡各不相同,呈現出復雜多樣的氣候垂直帶圖譜。位於低緯度的北段安第斯山,垂直分帶最為完整,在熱帶范圍內發育著世界上最廣的高山極地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結構的獨特性 在氣候類型的分佈、排列和更替關系上,大陸東、西部之間對比強烈,甚至截然相反,交織成南美洲獨特的結構圖式。

  東部地區面積廣闊,高度不大,各氣候類型區都是南北排列,屬於熱帶范疇的幾個主要類型又東西延伸,並具有一定的對稱性。其中熱帶幹濕季氣候區分列於亞馬孫平原的赤道多雨氣候區兩側,充分體現瞭緯度地帶性結構規律。熱帶外幾個氣候類型區雖具有非緯度地帶性結構特點(如巴塔哥尼亞的溫帶幹旱與半幹旱氣候),但對於東部地區氣候類型結構來說,屬於次要和局部的表現。西部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體現非緯度地帶性結構特點。最突出的是安第斯山脈的高山氣候區,氣候類型隨高度更替。安第斯山脈以西,各氣候類型區均作南北方向延伸,尤其是熱帶幹旱氣候區向赤道伸展,使西岸熱帶幹濕季氣候發育不明確,赤道多雨氣候受到局限,主要分佈在赤道以北。但是,緯度地帶性結構在西部地區也有反映,如地處不同緯度地帶的安第斯山各段,具有不同的氣候特性和垂直帶圖譜;西岸各氣候類型基本上也是規律性地按緯度南北排列的。

  對比東、西部地區氣候類型結構,在相應緯度范圍內有著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具體類型。如與西岸熱帶幹旱氣候大部分地段緯度相當的東部,是亞馬孫平原和安第斯山東坡的赤道多雨氣候;又如南緯37°以南的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而與其緯度相當的東部地區卻是巴塔哥尼亞的溫帶幹旱與半幹旱氣候。再者,東部地區以亞馬孫平原的赤道多雨氣候區為軸,分向南北,氣候類型變化的趨勢是逐步轉向幹旱;西部地區恰恰相反,若以西岸熱帶幹旱氣候區為軸,分向南北,氣候類型變化的趨勢是逐步轉向濕潤。

河流和湖泊

  河網分佈的差異性 全洲河流的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1759立方公裡,僅次於亞洲;平均徑流深度661毫米,居各洲首位。在地形結構和氣候的影響下,河網分佈突出表現為東西之間的差異。安第斯山脈是南美大陸最重要的分水嶺。由於它逼近西岸,太平洋流域的河流一般短促陡急、獨流入海,很少構成系統,流域面積較小;西部沿海又有很大地段氣候幹旱,河流少而水量小,多數是間歇性的,甚至中途因蒸發、滲漏或灌溉以至水流消失成為無尾河。太平洋流域的徑流量為1330立方公裡,僅占全洲徑流總量的11.3%;流域面積為124萬平方公裡,僅占全洲7%。安第斯山脈以東的大西洋流域,河流源遠流長,水量豐富,流網稠密,擁有亞馬孫、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和奧裡諾科三大水系。大西洋流域的徑流量為10370立方公裡,約占全洲徑流總量88.2%;流域面積1515萬平方公裡,約占全洲85%。

  南美洲三大水系集中於東部地區,首先是因為該地區幅員廣闊,具有發育大水系的充分空間。其次,廣大中部平原因高原的間隔,一分為三,各高原在大陸東部邊緣相距較近,使三大平原口窄內寬,形如瓶狀,對大水系的發育在數量上給予一定限制;而且除巴塔哥尼亞高原外,大部分高原地面都向附近平原傾斜,地表徑流得以匯聚,三大平原成為聚水盆地。最後,東部地區降水豐富,亞馬孫河源流部分還有大量高山冰雪融水,為大水系的發育提供瞭充分的水源。

  三大水系 亞馬孫水系 以亞馬孫河為主幹的龐大水系,流域面積和水量均居世界首位,長度僅次於非洲尼羅河。主流由發源於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西科迪勒拉東坡的烏卡亞利河和馬拉尼翁河匯合而成,自西向東流貫於亞馬孫平原,註入大西洋,全長6400公裡。沿途接納上千條大小支流,流域面積廣達705萬平方公裡,約占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流域地跨赤道,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並有安第斯山脈冰雪融水補給,水源供應充足。主流水量極大,河口年平均流量達21萬立方米/秒,每年註入大西洋水量6600多立方公裡,約占世界河流每年註入大洋總水量的1/6。水量季節變化不大,體現赤道型水系特點。主流洪、枯水期出現時間主要取決於南岸支流,北岸支流則對洪水期形成起促進作用,對枯水期水量起補償作用。大致中遊河段高洪峰發生於3~6月,次洪峰在10~11月,枯水期在6~9月;下遊河段時間略為推遲。河流比降較小,流速緩慢,一到洪水季節河水宣泄不暢,水位平均上漲幅度9.3米,洪泛寬度25~80公裡。洪水期後,地面遺留大片沼澤、濕地。與巨大的水量相比,河流輸沙量不大,年約5億噸,這與流域內茂密的森林被覆有關。河口地區近代下沉,形成喇叭狀三角港,大西洋海潮溯河而上可湧至距河口1400公裡處。許多支流從山地或高原進入平原的接觸帶上,陡落成為一系列急流和瀑佈,水力蘊藏豐富。

  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水系 南美第二大水系。主流巴拉那河由發源於巴西高原東南邊緣的格蘭德河和帕臘奈巴河匯合而成,自北向南流貫。巴拉圭河為其重要支流,源於巴西境內的馬托格羅索高原。拉普拉塔河為該水系的河口段,向東南註入大西洋,由於近代下沉作用,形成巨型喇叭狀三角港。總長5580公裡,流域面積323萬平方公裡。流域內除巴拉圭河以西部分外,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並以夏雨為主,故主流水量很大,河口(註入拉普拉塔河處)年平均流量17300立方米/秒,水量季節變化顯著,夏漲冬枯。巴拉那河上、中遊流經高原,河流深切,多峽谷,形成一系列急流和瀑佈(著名的有伊瓜蘇瀑佈和塞特凱達斯瀑佈),蘊藏巨大水力資源;下遊流經拉普拉塔平原,河床展寬,比降較小,泥沙堆積旺盛,年輸沙量1.65億噸,在註入拉普拉塔河處形成三角洲。

  奧裡諾科水系 主流源於圭亞那高原南部的帕裡馬山,繞行於高原的西部和北部邊緣,匯註大西洋,全長2060公裡,流域面積88萬平方公裡。河流水量以夏漲冬枯為特點,河口年平均流量1.4萬方立米/秒。年輸沙量4500萬噸。河口出露三角洲,主流在這裡分成多條汊流向大西洋傾註(見奧裡諾科河)。

  內流區局限 南美洲內流區面積約141萬平方公裡,僅占全洲總面積的8%。安第斯山區的玻利維亞高原,地形閉塞,降水稀少,若幹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流入高原盆地後,通過蒸發、滲漏多告消失,所以成為南美洲主要的內流區。此外,阿根廷西北內陸介於安第斯山和科爾多瓦山之間,為一內流區,巴塔哥尼亞北中部一帶,也屬內流領域。內流區河流的年徑流量為59立方公裡,僅占全洲河流徑流總量的0.5%。

  湖泊貧乏 南美洲不僅沒有大的湖群,單獨的大湖也很少。面積在8000平方公裡以上的湖泊僅有玻利維亞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西北沿海的馬拉開波湖和東南沿海的帕圖斯湖(10144平方公裡)。這是由於南美洲第四紀冰川規模較小,一般為高山冰川的延續,同時大陸面積在中高緯度狹小,不具備產生大湖或大湖群的空間。

  湖泊的成因類型及其分佈:構造湖主要分佈在安第斯山脈山間高原地區,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的的喀喀湖,它位於玻利維亞高原的一個構造盆地內,湖面海拔3812米,最大深度304米,湖水來源主要依靠高山融雪,東南有一出口通連波波湖。南美洲最大的湖泊馬拉開波湖是個斷層湖,湖盆與委內瑞拉灣相通,但出口狹窄,周圍有河流貫註,使湖水含鹽量不大。南緯40°以南安第斯山的小湖群,均系冰川成因。東南沿海地帶的帕圖斯湖、米臨湖等,是沙洲發育、阻蓄流水而成的潟湖。此外,大河河谷低地,尤其是亞馬孫河河漫灘地帶,多牛軛湖;內流區多鹽湖和鹽沼;在安第斯山的火山帶,還有火口湖和熔巖堰塞湖。

土壤、植被和動物界

  植被-土壤類型的組成與結構 南美洲植被-土壤類型的組成,基本上和氣候類型一致,即以熱帶類型為主,熱帶常綠雨林-磚紅壤和熱帶稀樹草原-紅壤無論是絕對面積或所占大陸的比率,在世界各大洲中都非常突出。亞熱帶和溫帶類型面積狹小,在水平地帶上缺失亞寒帶針葉林-灰化土和極地苔原-冰沼土等類型。植被-土壤類型的分佈、排列和更替關系,也是氣候類型佈局圖式的反映。即東部地區,特別是南回歸線以北的大陸主要部分,以緯度地帶性結構為主,各類型一般是南北排列、東西延伸;西部地區以非緯度地帶性結構為主,各類型均作南北排列和延伸;安第斯山地則呈垂直更替。對立的東、西部共處於全洲的統一體中,構成南美洲植被-土壤類型特有的結構格局。每一類型區,既體現著世界同類型區的共性,也表現瞭自已的個性。

  熱帶植被-土壤類型 熱帶常綠雨林-磚紅壤主要分佈在亞馬孫平原及其西面的安第斯山脈低坡,此外在哥倫比亞西岸、圭亞那高原東部和南回歸線以北的巴西東岸等地區。亞馬孫平原的熱帶常綠雨林分佈連續,在世界同類型區中面積最廣,發育也最充分和典型,這不僅決定於現代氣候條件,也與它發育歷史悠久、自然地理環境相對比較穩定有關。植物種類極其豐富,1/3是南美特有種。喬木高大,占優勢的樹種為桃金娘科、蕓香科、楝科、樟科、棕櫚科、夾竹桃科等;盤根錯節的藤本植物以榕屬、天南星科、合歡亞科等為主,附生植物以鳳梨科、真蕨科等最為典型。它們共同組成多層次的鬱閉叢林,總稱希列亞群落。典型的土類是磚紅壤及具有灰化現象的紅壤,前者分佈在地勢高爽、並有著比較少雨季節的地區;後者主要分佈在各季降水充沛、森林鬱閉、草本植物缺乏的地區,土壤的淋溶過程特別旺盛。

  亞馬孫平原熱帶常綠雨林- 磚紅壤區的兩側為熱帶稀樹草原-紅壤區,南北排列具有一定的對稱性。北區奧裡諾科平原部分稱裡雅諾群落,因地勢低,易遭泛濫,草被茂盛,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高草叢為主,僅局部點綴旱生棕櫚或沿河岸的走廓林。南區巴西高原部分稱坎普群落,因排水良好易受幹旱,草被略為稀朗,以禾本科、豆科、菊科占優勢,其間散生矮小、旱生的喬木和灌木,如具傘狀樹冠的合歡亞科、波巴佈樹等。在具有明顯幹濕季的氣候條件下,紅壤的化學分解和淋溶作用減弱,無灰化現象,腐殖質的聚積則較豐富。

  熱帶半落葉林是一種過渡型的稀樹喬木群落,落葉和常綠喬木混交,林下光照充足,生長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一般處於熱帶常綠雨林和熱帶稀樹草原的過渡地帶,如圭亞那高原西部;或位於熱帶稀樹草原區的濕潤邊緣,如巴拉那河中上遊的東西兩側。主要土類是無灰化現象的紅壤和磚紅壤。地處內陸的大查科地區,氣候從北向南和自東向西趨於幹旱,植被-土壤類型的分佈比較錯綜復雜,從全局來看,以熱帶幹燥森林-紅褐色土占優勢。林木稀疏,間以叢生的帶刺灌木,典型喬木樹種是漆樹科的克維伯樹。巴西東北部以及委內瑞拉灣東西沿海一帶,處於熱帶稀樹草原區少雨的邊緣,幹季延長,發育瞭更具幹旱特性的熱帶荒漠疏林和紅棕色土。這是一種多刺旱生的喬木或灌木群落,在巴西東北部一般稱卡汀加群落,喬木矮生,樹冠扁平,草本植物貧乏;在少雨長旱、有機質供應量不多的條件下發育的紅棕色土,腐殖質含量比紅褐色土更少,土色變淺。

  熱帶荒漠僅限於南緯3°~30°的太平洋沿岸。在涼夏型的熱帶幹旱氣候條件下,植物稀少,不少是沙丘連綿的不毛之地,僅在沿海山脈、安第斯山的西坡和河流沿岸一帶,生長著多年生耐旱有刺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依靠霧、露迅速結束營養期的植物,盆地鹽沼地區發育瞭鹽生灌木荒漠。成土過程微弱,一般為原始荒漠土,零星分佈小片荒漠灰鈣土、棕鈣土和鹽土。

  亞熱帶植被-土壤類型 南緯23°~40°的大陸東岸,屬亞熱帶濕潤氣候,但植被-土壤類型南北各異。南緯30°以北巴西高原東南部的輝綠巖高原,地勢較高,冬季有霜,發育瞭亞熱帶濕潤森林-紅壤和黃壤。占優勢的樹種是耐霜的南美杉,系南半球古老針葉林的殘留種,幹高挺拔,闊葉樹種構成它的下木。成土母質為富含鐵、鎂化合物的輝綠巖,腐殖質含量也較高,具體表現為一種深暗的紫色土,土層深厚,粘性很強。南緯30°以南的平原地帶,發育瞭亞熱帶草原-紅化黑土,一般稱潘帕斯群落。除沿河走廓林外,基本無林,以硬葉禾本科草類為主,其次是菊科,豆科植物卻很少。植被發育歷史不長,特有種比較貧乏。草原黑土腐殖質含量很高,因有足夠降水透過土壤剖面,土層中一般無鈣積層,又因氣溫較高,土壤表現瞭一定的紅化現象。

  地處亞熱帶內陸位置的阿根廷西北部,氣候的大陸性和幹旱性逐漸顯著,植被類型更替為亞熱帶灌木半荒漠,向北過渡到大查科的熱帶幹燥森林區,東接潘帕斯亞熱帶草原。灌木矮生、落葉、多刺,分佈成叢,間以粗草叢或光禿的地面,稱蒙特群落。相應的土類是灰褐土和灰鈣土。亞熱帶西岸、南緯30°~37°之間的智利中部,適應冬雨夏幹的氣候條件,發育瞭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和灌叢,以各種金合歡和月桂占優勢,典型的土類是褐土。

  溫帶植被-土壤類型 在溫帶緯度,安第斯山以東和以西的植被-土壤類型呈明顯對照。東部巴塔哥尼亞地區屬溫帶灌木半荒漠與荒漠-棕色荒漠土,但本區特定的位置、地形和氣候條件,導致植物群落的外貌不如一般荒漠那樣貧瘠,主要由墊狀的灌木、仙人掌和一些有刺、硬葉喬本科草類組成,西部和南部邊緣甚至顯露溫帶草原特征。西岸南緯37°以南地區為溫帶濕潤森林-棕壤。森林高大繁茂,多層次,以常綠闊葉樹為主,如樺狀假山毛櫸等,間有落葉闊葉和針葉樹種,如南極假山毛櫸、覆瓦狀南美杉等。由於降水豐富,淋溶旺盛,棕壤出現一定的灰化現象。

  安第斯山植被-土壤類型 安第斯山的植被-土壤類型表現瞭垂直分異的特點,山地各段的基帶和垂直結構圖譜則因所處緯度帶的不同以及坡向而異。大抵北段安第斯山均以熱帶山地常綠雨林-山地磚紅壤為基帶,由此上至雪線,分異為各種植被-土壤類型帶,具有比較完整的垂直結構圖譜。中段安第斯山的基帶,除北部東坡為熱帶山地森林外,均以熱帶山地灌木半荒漠和荒漠為主,垂直分帶少,在廣闊的山間高原上,西部多為光禿地面,局部生長一些常綠小葉和矮生灌木及地衣,稱托拉群落;東部降水略多,發育高山幹草原,以硬葉禾本科草類為主,稱普那群落;山地雪線很高,冰雪帶局限。南段安第斯山的基帶,西坡由亞熱帶山地幹燥森林-山地褐色土向南過渡到溫帶山地溫潤森林-山地棕壤,東坡為禾本科灌木幹草原-山地栗鈣土,由此向上,更替為高山草甸-山地草甸土。氣候濕潤,故雪線很低,冰雪帶廣佈。

  動物區系的多樣性、特有性和原始性 南美洲是新熱帶動物區系的主要構成部分。動物區系首先表現瞭種類成分的豐富多樣性。在哺乳綱中,有袋目、翼手目、嚙齒目、貧齒目、闊鼻亞目、食肉目等,種類繁多,爬行類、兩棲類、淡水魚類也非常豐富,最突出的是鳥類和昆蟲的種類,在各大陸中具有絕無僅有的多樣性。各科、各目的動物中,許多都是南美的特有種和固有種,論動物區系的原始性,僅次於澳大利亞大陸。例如,南美最具代表性的貧齒目動物,包括犰狳、食蟻獸、樹懶3科,是特有種和固有種。有袋目中的新袋鼠亞目和多門齒亞目也不乏特有種,後者的負鼠屬哺乳動物的後獸亞綱,十分原始。闊鼻亞目的猿猴類早在第三世紀就生活在南美洲瞭,從猿猴的進化來看,闊鼻比狹鼻原始。南美肺魚是世界肺魚類僅有的三個屬之一。嚙齒目的樹豪豬、水豚,偶蹄目的原駱、奇蹄目的貘等,均為原始生態類型的代表。其他如翼手目的葉口蝠科和吸血大蝙蝠科,兩棲類中的樹蛙和負子蟾,鳥類中的美洲鴕鳥目()、蜂鳥科、巨嘴鳥亞目、美洲兀鷹亞目、麝雉目、形目、亞目等等,也都是南美的特有動物。(見彩圖)

南美洲亞馬孫熱帶叢林中的食蟻獸

南美洲亞馬孫熱帶叢林中的貘

  南美洲動物區系顯示的多樣性、特有性和原始性,首先與現代地理環境的多樣性有關,尤其是熱帶范圍內有著廣闊的熱帶常綠雨林和熱帶稀樹草原,水熱條件充裕,植物繁茂,對依賴植物為生的動物提供瞭有利的環境,從而又為食肉和食蟲動物提供瞭豐富的生活資料。亞馬孫平原的熱帶常綠雨林在中新世業已形成,對若幹原始動物的保存和特殊動物的發展,促進動物種類成分趨於多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其次,與大陸的發展過程也密不可分。在與其他大陸相連的時期,通過動物交流,移入的成分不僅豐富瞭區系的多樣性,而且不少發展成為南美特有和原始的動物,如負鼠、原駱、貘等;在與其他大陸長期隔絕時期,又獨自發展瞭本洲特殊的類群,如貧齒目、闊鼻亞目和有袋目動物。

  南美新熱帶動物區系大致分為兩個動物地理分區。大陸北半部屬巴西副區,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全洲動物區系的總體特征,即多樣性、特有性和原始性,同時適應大面積熱帶森林的環境,多數動物表現瞭樹棲的共同生活習性。大陸南半部為巴塔哥尼亞-智利副區,種類成分遠不如前區,適應草原和荒漠的環境特點,陸棲動物占主要地位,尤其是善於掘土或奔跑的種類。

  從全局看,南美洲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均以熱帶類型為主,並突出地體現著熱帶濕潤的特性,從而構成瞭作為一個巨大自然綜合體的南美大陸的總體特征。各組成要素在其類型的分佈、排列上也獨具一格。對比世界其他各洲,南美洲的非緯度地帶性結構比較突出,特別是高大連綿的安第斯山,不僅本身形成一個突出的南北縱貫地帶,在氣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呈現各種垂直分異,而且它對東西部地區在體現非緯度地帶性結構上也起瞭重要作用。就大陸本身來說,又以緯度地帶性結構居優勢,這在東部地區體現最顯著,尤其是南回歸線以北的大陸主要部分。由此,構成瞭南美洲地理環境結構的基本特征,即東、西部分異的不平衡性,兩者不論在相應的地段上或在更替的趨向上都顯然不同。

開發簡史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的開拓者。安第斯山脈中段高原地帶是南美洲古文明發祥地。早在公元10世紀前後,居住在這一帶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瞭以秘魯南部庫斯科為中心的印加帝國。到15世紀鼎盛時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爾北部,南達智利的塔爾卡,人口約900~1200萬。當時農業已相當發達,栽培玉米、豆類、馬鈴薯、木薯、昆諾阿等作物,馴養駱馬和羊駝,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驛道、建築、手工業等方面也達到較高水平。光輝的印加文化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哥倫比亞、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國以外人口較集中的地區。

  16世紀初,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入侵。葡萄牙侵占瞭巴西,西班牙統治瞭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廣大地區。16世紀末,英國、法國和荷蘭殖民者經過激烈爭奪,分割瞭圭亞那地區和近海一些島嶼。從此,全洲進入瞭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先後在南美洲建立瞭秘魯(包括秘魯和智利)、新格拉納達(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3個總督轄區,葡萄牙在巴西建立瞭總督區。殖民者用暴力推行各種奴役制度,強迫印第安人在種植園或礦場作無償勞動,大肆掠奪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銀財富。印第安人的傢園被破壞,古文明遭摧毀,人口銳減。為補充勞動力的不足,殖民者又從非洲販入大量黑奴。宗主國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強迫殖民地人民專門生產一、二種能在國際市場牟取暴利的農礦產品,形成單一產品制,導致社會經濟畸形發展。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傳統,隨移民大批湧入,傳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語也逐漸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

  南美洲人民為爭取自由和解放,進行瞭長期英勇的鬥爭。到18世紀後半期,宗主國所竭立維護的殖民制度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這個主要矛盾的發展,推動著南美洲人民走上獨立戰爭的道路。1810年,武裝起義烈火燃遍整個南美洲。經過十多年浴血奮戰,終於推翻瞭西、葡殖民統治。到1826年,相繼建立起10個民族獨立國傢,隻有圭亞那等少數地區尚處於英、法、荷殖民統治之下。

  獨立後,土生白人地主階級掌握瞭多數國傢的政權,實行獨裁統治,維護大莊園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剝削,經濟發展緩慢。英、美等國乘虛而入,將各國變成他們的原料供應地,傾銷商品和輸出資本的場所。特別是19世紀末崛起的美國,憑借其經濟實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擠其他國傢的勢力,成為南美洲的霸主。南美各國人民進行瞭反帝、反霸、反殖,維護國傢主權的長期鬥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鬥爭日益深入和廣泛。南美國傢帶頭發起反對超級大國海洋霸權的鬥爭,掀起瞭以收回民族資源為主要內容的國有化浪潮,積極推行地區經濟一體化,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在發展民族經濟方面取得瞭很大成就。

南美洲國傢和地區

  1966年和1975年,前英屬圭亞那和荷屬圭亞那先後擺脫殖民統治取得獨立。現在,南美洲除法屬圭亞那和英國、阿根廷的爭議地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外,共有12個獨立國傢。它們均屬發展中國傢。

居  民

  全洲人口約2.64億(1985),約占世界總人口5.36%。在20世紀的80年間,人口猛增5倍多。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民族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和醫療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顯著降低,而出生率仍然保持較高水平,加快瞭人口增長速度。1900~1950年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21.6‰,1950~1970年上升為27.5‰,居各大洲首位。70年代由於出生率下降,人口年平均增長率減為22‰,僅次於非洲。

  全洲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3人,不及世界人口密度平均數的一半。人口較稠密地區僅限於巴西東南部沿海、安第斯山脈北段和中段高原、拉普拉塔河下遊和智利中部等地區;亞馬孫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以及西岸沙漠地區每平方公裡不足1人。按國而論,人口密度最高的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分別為每平方公裡32人和24.2人,最低的蘇裡南和圭亞那則分別為2.2人和4.4人。

  與亞洲和非洲一樣,南美洲人口的年齡構成也具有年輕化的特點。1980年,15歲以下的青少年人口約占全洲人口40%,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隻占全洲人口的3.7%。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產業人口在職業構成中的比重不斷下降,1980年全洲平均為31.7%,比重較大的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等國也在50%以下,大大低於亞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的發展中國傢。與此相應,第二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在烏拉圭、阿根廷等國已居優勢地位。

  自歐洲殖民者入侵以來,歐、亞、非3洲大批移民進入南美洲,改變瞭原來印第安人單一的種族構成,並通過他們之間的長期通婚,形成一系列混血種族,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種族成分復雜的洲。白種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約占全洲人口2/5以上,主要集中在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等國;其中相當部分系當地出生且不同程度地混有其他種族血統的克裡奧爾人。印第安人與歐洲人的混血後裔又稱美斯蒂索人,約占全洲人口1/4以上,巴拉圭、智利、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等國都以這一種族為主,在玻利維亞和秘魯也占相當比重。黑種人與白種人的混血後裔又稱穆拉托人,約占全洲人口1/7,主要分佈在巴西、哥倫比亞、蘇裡南等國。安第斯山中段高原仍然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區(見彩圖),

印第安人部族之一馬普切人 玻利維亞和秘魯均以印第安人為主,厄瓜多爾的印第安人數量也較多。黑種人是當年殖民者從非洲販運的黑人後裔,大部分分佈在巴西,按占本國人口的比重則以圭亞那最大。此外,有黑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後裔薩姆博人等。亞洲移民的後裔有印度人、印度尼西亞人、日本人、華人等,其中圭亞那和蘇裡南是印度人居多數的國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美洲各國城市化發展迅速,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已達63%。其中烏拉圭、委內瑞拉、阿根廷和智利,城市人口比重均在80%以上,哥倫比亞、秘魯和巴西也在65%以上。城市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全洲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3個增至1980年的20個,其中聖保羅、裡約熱內盧、佈宜諾斯艾利斯、波哥大、利馬、聖地亞哥、加拉加斯等大城市已達到名列世界前茅的巨大規模。人口特別集中於大城市和各國首都。除巴西、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外,多數國傢首都人口在本國總人口中的比重達20~45%。全洲經濟發展水平還相對較低,但其城市化程度已接近歐美發達國傢,因而帶來瞭住房、交通、污染、就業、供應等一系列問題。

  南美洲各國普遍采用過去宗主國的語言為官方語言。除巴西(葡萄牙語)、圭亞那(英語)、蘇裡南(荷蘭語)、法屬圭亞那(法語)外,大多數國傢通用西班牙語。以印第安人為主的秘魯和玻利維亞,印第安語也作為官方語言。全洲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為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多的地區。圭亞那和蘇裡南以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為主。

經濟地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美洲基本上處於和平環境,在各國政府的直接參與和推動下,通過大量吸收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積極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實行國有化等措施,經濟發展速度很快。1950~1979年全洲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為7%,高於除石油輸出國外的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傢和工業發達國傢。80年代初全洲絕大多數國傢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000美元。隨著民族經濟的發展,南美洲經濟結構發生瞭顯著變化。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20.5%降為1979年的10.2%,同期制造業的比重由17.7%增至27.0%,取代農業成為物質生產的主要部門。在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上,農礦初級產品在全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則逐步上升。巴西、阿根廷已基本上擺脫瞭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單一產品制,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其他國傢在促使經濟多樣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展。但是,各國還普遍存在非物質生產部門過度膨脹,與物質生產部門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以及工、農業生產比例失調的現象。

  南美洲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差懸殊。1979年,巴西和阿根廷兩國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洲的2/3,加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智利和秘魯四國,則占95%。制造業發展的不平衡更為突出,巴西和阿根廷兩國集中瞭全洲制造業產值的3/4以上。在生產力佈局上,各國現代化經濟都高度集中在少數大城市或沿海地區,與落後的山區和邊遠地區形成鮮明對照。

  工礦業 南美洲的工業發展大致分為3個階段。自1850年起的第一階段,以加工供出口的農礦產品為主,同時發展面向當地市場的基本消費品生產。到20世紀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進入第二階段,采用“進口替代”戰略,推動工業發展,以輕工業部門為主體的制造業增長很快,鋼鐵、汽車等重工業部門逐漸興起,目前大多數南美國傢的工業尚處於這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中期起,巴西和阿根廷進入全面工業化的第三階段,“進口替代”轉向“出口替代”,重工業部門在制造業中漸居主導地位。

  采礦業 南美洲傳統的工業部門。金、銀、銅、錫等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的開采已有悠久的歷史。20世紀初石油的開發,以及50年代以來鋁土、鐵等礦的大量開采,采礦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委內瑞拉、玻利維亞、蘇裡南、圭亞那、智利、秘魯等國的采礦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礦產品大部分供出口。按產值計,石油居首位。1980年全洲石油總產量1.7億多噸,約占世界總產量5.7%。委內瑞拉是南美洲最大產油國,其次是阿根廷、厄瓜多爾、秘魯等國。開采量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礦產有鐵(巴西、委內瑞拉、智利)、錫、銻(玻利維亞)、銅(智利、秘魯)、鋁土(圭亞那、蘇裡南)、鉛、鋅、銀、鉍(秘魯)、硝石、鉬(智利)、鈮(巴西)等。

  制造業 南美洲經濟中發展最快的部門。1950~1979年產值年平均增長率為8.6%,高於歐美發達國傢和世界平均數。1979年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秘魯、智利、厄瓜多爾等國的制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均在20%以上。在制造業內部結構中,重工業比重不斷上升;70年代中期,巴西和阿根廷已達50~60%,智利、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秘魯也在40~50%。重工業部門以鋼鐵、汽車制造為基礎,帶動瞭化工、橡膠、電器、金屬制品、機械設備等其他部門的發展。1980年全洲鋼產量2100多萬噸,汽車產量169萬輛,巴西、阿根廷和委內瑞拉3國集中瞭兩項產品的94%,其中巴西已進入世界十大鋼產國和汽車生產國之列。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也已初步建立瞭鋼鐵和汽車制造工業。輕工業仍然是南美多數國傢制造業的主體,比較發達的有肉類加工、制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制鞋等部門,基本消費品自給有餘。

  制造業的地理分佈極不平衡,全洲形成以少數國傢首都或大城市為中心的六大集中區。巴西東南部的聖保羅—裡約熱內盧—貝洛奧裡藏特三角區和拉普拉塔河流域的佈宜諾斯艾利斯—蒙得維的亞—羅薩裡奧區居首要地位,其次是哥倫比亞中部波哥大—麥德林—卡利區、委內瑞拉中北部加拉加斯—巴倫西亞區、智利中部聖地亞哥—瓦爾帕萊索區和秘魯的利馬區。這些地區都具有優越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在各國工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約在1/2~4/5,成為各國的經濟核心。

  農業 南美洲土地廣闊,水熱條件優裕,農業生產的潛力很大。1979年全洲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土地面積12437萬公頃,草原牧場面積44825萬公頃,按人口平均分別為0.52公頃和1.88公頃,高於亞、歐、非洲及世界平均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普遍推行重工輕農政策,加以長期存在的不合理土地占有制度,致使大量農業勞動力流入城市,農業生產的增長率大大低於國內生產總值和制造業的增長率,有些年份甚至低於人口增長率,農業與其他經濟部門比例失調。在農業內部,偏重發展以出口為目標的經濟作物,糧食生產薄弱。但在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中,農牧產品出口還占較大比重。

  南美洲農業生產也相當集中,主要分佈在自然條件較好、人口稠密、工業和交通發達的大陸邊緣地帶。巴西東、南部沿海和阿根廷東部潘帕斯是最重要的農業區,集中瞭全洲大部分經濟作物、糧食作物和畜牧業生產,1979年兩國約占全洲農業總產值的58%。其次是烏拉圭南部平原、哥倫比亞安第斯山區高原河谷地帶、巴拉圭河中下遊平原、厄瓜多爾和秘魯西部沿海平原、智利中部的中央縱谷。南美各國正在通過向邊遠地區和內地移民墾殖,擴大農業生產區域,如巴西對中西部和亞馬孫地區的開發。大規模經營的資本主義大農牧場、大種植園主要生產供出口的經濟作物和其他農牧產品,專業化、機械化程度較高;同時並存數量龐大的個體農戶,除部分以生產糧食作物為主的自給性農業外,也為國內外市場提供大量農牧產品。

  種植業 南美洲農業的主導部門,又以經濟作物居絕對優勢。咖啡、香蕉、甘蔗、可可、棉花、大豆、西沙爾麻、煙草、柑橘等的產量或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巴西是南美洲上述產品的最大生產國。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的咖啡、香蕉、可可,阿根廷的甘蔗、棉花也較重要。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稻米為主。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1980年小麥產量783萬噸,約占全洲總產量的2/3、玉米產量僅次於巴西。其他多數國傢糧食生產不能滿足消費需要,即使如巴西,其玉米、稻米產量居全洲首位,小麥產量居第二位,由於人口多、消費量大,每年仍需大量進口糧食。

  畜牧業 以飼養牛、羊、獵為主。奧裡諾科平原和巴西高原的熱帶草原地區養牛業分佈很廣,溫帶巴塔哥尼亞半幹旱地區養羊業較集中,亞熱帶潘帕斯草原兼營養牛和養羊業,養豬業一般分佈於谷物產區。按牲畜頭數和肉類產量,巴西居全洲首位;按出口量,阿根廷領先,並是世界第二牛肉出口國和第三羊毛出口國。此外,烏拉圭也以畜牧業發達著稱。

  漁業 南美洲除巴拉圭、玻利維亞外,各國均瀕臨海洋。秘魯、智利沿海和巴西沿海為重要漁場,盛產鳀魚、沙丁魚、鰻魚、鱸魚、金槍魚等。秘魯和智利列入世界十大漁業國之列。20世紀60年代,秘魯捕魚量曾躍居世界首位,但1971年以來因海水溫度發生變化,捕魚量銳減,近年保持在300~400萬噸左右。

  交通運輸業 南美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顯著差異和人口、工業生產高度集中於少數大城市的特點,也反映在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鐵路分佈疏密不均、軌距不一等狀況尚未根本改變。除阿根廷東部、巴西東南部、烏拉圭南部和智利中部線路比較稠密外,一般都是單線獨進,各線之間遠離,其職能主要是溝通礦區或大種植園同沿海之間的聯系,輸出農礦產品。1980年全洲鐵路總長86700公裡,其中約3/4集中於阿根廷和巴西。從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往東,經阿根廷、玻利維亞,直至巴西東南沿海的桑托斯的鐵路全長4400公裡,為橫貫南美大陸的主要鐵路幹線。

  陸上運輸主要依靠公路。1980年全洲公路總長240萬公裡,其中約4/5集中於巴西和阿根廷。泛美公路北起美國阿拉斯加,南迄智利中南部的蒙特港,縱貫北美與南美大陸西海岸。該幹線的南美洲部分,包括若幹條向東越過安第斯山的分線,貫通除圭亞那、蘇裡南以外的各國首都和大城市,總長4.2萬公裡,為全洲主要公路交通動脈。工程浩大的巴西泛亞馬孫公路正在建築中。委內瑞拉、烏拉圭、智利等國也擁有較稠密的公路網,且路面堅實,設施良好。

  

參考書目

 李春芬著:《南美洲地理環境的結構》,科學出版社,北京,1962。

 Rosemary D.F.Bromley and Ray Bromley, South American Development:A Geographical Introdu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