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積最大的內陸國。位於亞洲東部,蒙古高原北部。東、西、南3面與中國接壤,北鄰蘇聯。面積156.65萬平方公裡,人口186.6萬(1985)。全國劃為18個省,3個直轄市。首都烏蘭巴托。

  自然條件 地勢高亢,平均海拔1580米,1000米以上的地區占全境81.2%。全國分為西部山地,中、東部高原以及南部戈壁3個地區。西部有蒙古阿爾泰山自西北向東南蜿蜒1500公裡,一般海拔44000米以上,最高峰友誼峰(奈拉姆達勒山)在中、蒙邊界上,海拔4374米。山頂常年冰雪覆蓋,地勢向東南明顯降低。山間形成以哈爾烏蘇、吉爾吉斯和烏佈蘇湖為中心的大湖盆地,有科佈多、紮佈汗、特斯等內流河分別流入各湖。中部杭愛山脈長約700公裡,一般海拔3000米左右,蒙古主要河流色楞格河發源於此,向北流入蘇聯貝加爾湖。杭愛山脈是北冰洋流域與內流區域的主要分水嶺。東北部肯特山脈較低,是鄂嫩河與克魯倫河發源地。兩河向東流入黑龍江。杭愛山脈與肯特山脈的山地牧場水草豐美,適宜放牧,北坡森林茂密。各河流經的廣大草原地區,開發較早,成為蒙古經濟和人口最集中地區。南部地勢平緩,海拔1000米左右,在低緩丘陵間分佈著“塔拉”(淺盆地)和“諾爾”(內流湖)。戈壁占全國面積1/3,其中沙漠僅占3%。

  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溫差大,降水少。年平均氣溫-6.6~3.9℃,1月-15~-35℃,7月18~26℃。極端最低和最高溫曾分別達-50℃和40℃。年較差平均為35~50℃,最大可達90℃,以東部最為劇烈,西部次之。日較差亦大,平均為20~30℃。冬季蒙古北部形成高氣壓中心,是亞洲寒潮源地之一。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西北部山區可達400毫米,中部山麓地帶150~200毫米,南部戈壁區減至20~100毫米。80~90%降水集中於夏季。相對濕度30~70%,日照充足,生長期一般隻有100天左右,結冰期長(11月至翌年4月),幹旱和風暴是蒙古農牧業的兩大自然災害。

  土壤、植被、動物隨緯度、地形和氣候而異。北部森林草原,盛產松杉、毛皮獸等。中部草原帶,多嚙齒類動物。南部戈壁帶,分佈著沙漠旱生植物與灌木叢,有羚羊、野駱駝等。高山地區垂直分佈明顯。礦產資源較豐富。主要有煤、鐵、石油、有色金屬(鎢、錫、銅、鉬)、金和螢石等。境內有300多處高溫和低溫礦泉,在呼治爾圖、鄂特岡騰格裡等礦泉附近建有療養院。

  居民和發展簡史 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裡約1人多,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增加較快,1950~1980年的30年間,人口增加瞭1.3倍。1975~1982年間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29‰。人口主要集中於杭愛山麓和色楞格河流域各省,西部的巴彥烏列蓋省人口也比較多,南部戈壁地區人煙稀少,平均5~6平方公裡才有1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增加,從1950年占21.7%增加到1981年的51.1%。城市人口80%左右分佈在中部,其中,烏蘭巴托約集中全國城市人口一半以上。小城鎮在數量上居絕對優勢。鄉村居民點規模小,非常分散,全國60%以上的農牧民住在遊牧型居民點裡。民族構成以蒙古族為主,約占總人口90%以上,其中喀爾喀人最多(占75%),此外有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圖瓦烏梁海等少數民族。主要語言是喀爾喀蒙古語,1941年開始采用以俄羅斯字母為基礎的新蒙古文字,取代原蒙古文。

  歷史上稱“外蒙古”,原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21年發生人民革命,同年7月11日成立君主立憲政府。1924年11月26日廢除君主立憲制,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

  經濟地理 傳統的畜牧業國傢。畜牧業和畜產品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全國約一半人口從事牧業生產。1980年草場和放牧場12340.5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80%。畜產值占農牧業總產值80%左右,占出口總值(包括畜產品加工)80%以上。60年代以來,發展瞭加工制造和采礦業,農牧業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相對下降,1950年約占60%,1982年占14.9%。

  30多年來,蒙古牲畜總頭數一直徘徊在2200~2400萬頭之間,始終未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高水平(1940年2620萬頭)。1940年按人口平均計算為35.4頭,居世界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漸次減少,1950年為29.6頭,1980年隻有14.5頭,農牧業合作社和國營農牧場擁有畜牧業產值95%以上。

  畜牧業多為遊牧、半遊牧性質,逐水草而居的放牧傳統仍占統治地位。天然牧場12190萬公頃,是主要飼料基地(占飼料的95.8%),刈草場約150萬公頃,每年可獲草100萬噸左右,種植飼料不足1%。每年隨季節變化而更換牧場。雖然每個羊群、牛群、馬群都有一定的放牧地段,但農牧業合作社生產隊放牧點(蘇爾)的規模與放牧范圍,都因自然條件的差異和生產能力的大小而不同。在北部水草豐盛的森林草原帶,規模較大,一般10~50人,放牧半徑不超過20公裡,有的已變為半遊牧,在種植業發達的色楞格省還出現瞭定居養畜。中部草原地區大約為4~25人,放牧在20~30公裡之間。南部戈壁區,由於飼料儲量小,特別是水源缺乏,規模較小(4~10人),經常移動在50~100公裡或更遠的地方。目前蒙古正在從遊牧向半遊牧和定居過渡。養羊業是畜牧業的主要部門。在牧畜構成中,一向以綿羊為最多(約占60%),次為山羊(占19.2%)、牛(10.1%)、馬(8.2%),還有駱駝(2.5%)。綿羊、牛、馬多分佈杭愛山與肯特山麓地帶。山羊適應性較強,分佈遍於全國。駱駝主要在戈壁地區,南戈壁省占全國的1/4。

  過去幾乎沒有種植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種植業隻占農牧業總產值0.4%(1940)。60年代以來有一定發展,70年代末約占農牧業總產值20%左右,有輪耕地100多萬公頃,約占農牧業用地面積0.8%,1980年播種面積為70.4萬公頃。80%以上耕地由國營農場經營。

蒙古草原上的羊群和大石柱

  種植業以谷物為主,占播種面積84%,其中春小麥約占谷物總產量80%。還有燕麥、甜菜、馬鈴薯、蔬菜和飼料作物等。長期以來,農業生產不穩定,單位面積產量低。正常年份谷物產量30多萬噸,平均每公頃1500~1700千克。1983年谷物產量81.28萬噸,創歷史最高記錄。種植業主要分佈在森林草原帶的色楞格、鄂爾渾、鄂嫩、克魯倫等河漫灘地區。這裡河谷寬廣,地勢較低,氣候較南部濕潤,無霜期100多天,年降水量250~300毫米,有腐殖質含量多、肥力較高的暗栗鈣土與栗鈣土,為發展種植業提供瞭有利條件。但春旱和秋雨多,往往造成減產。生產的糧食占全國糧食總產量70~80%,其中色楞格省占1/2。

  森林面積1500多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10%。木材蓄積量12.7億立方米,每年采伐原木160萬立方米左右,除供國內需要外,略有出口。大部為針葉林,其中落葉松占70%,還有紅松、雪松等。森林主要分佈在杭愛山與肯特山北側。

  工業基礎薄弱,部門結構比較簡單,工業產值一直低於農牧業。60年代以來,工業發展較快。1974年產值首次超過農牧業。1982年工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值45%,占工農(牧)業產值76%。以輕工業為主,肉、乳、羊毛、皮革等畜產品加工業約占工業產值50%,其餘為燃料動力(20.6%)、紡織和縫紉(13.6%)、建築材料和木材加工等。工業產值中1/5屬於手工業。機械工業僅有幾傢汽車、機車修配廠等。90%的機械裝備和70%的日用消費品依靠蘇聯提供。工業主要集中在烏蘭巴托(占1/2以上)、達爾汗、蘇赫巴托爾和喬巴山等地。此外,各省會都有供應本地生產需要的小型畜產品加工廠。

  采礦業較重要。1982年煤產量492萬噸,能滿足國內需要。褐煤開采集中在烏蘭巴托市郊沙爾河一帶。煤田儲量大,沙爾河礦區儲量為1.2億噸,煤層總厚度達14~34米,便於露天開采。納來哈煤田產量占全國2/3以上,主要供給烏蘭巴托熱電站,部分為機關、居民采暖用煤。此外,多數省份有小型手工采煤,供地方發電與取暖用。70年代在杭愛山區額爾登特發現銅鉬礦,估計儲量有10億噸。由蒙、蘇合營,1978年投產。設計能力為年開采1600萬噸礦石,全部運往蘇聯。

  貨運以鐵路為主,客運多用汽車。鐵路總長約2100公裡,縱貫南北的蒙古大鐵路,南連中國,北通蘇聯,是蒙古進出口物資的主要通道,全國鐵路運輸的主動脈。公路全長約5萬公裡,以烏列蓋—科佈多—車車爾勒格—烏蘭巴托—溫都爾汗—喬巴山線為最長,貨運量亦大。各省省會間及其與各縣之間皆有公路相通。民航有一定發展。

  對外貿易連年大量入超。出口以活畜和乳、肉、毛皮及其 制品為主。近年有少量鎢、鉬、螢石等輸往蘇聯。進口總值的70%左右為日用工業品和機械制品。對外貿易96%以上是在“經互會”國傢間進行的,其中蘇聯占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