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國傢。本土位於大陸中南部,東瀕大西洋,東南臨墨西哥灣,西濱太平洋;北與加拿大為鄰,西南與墨西哥毗連。所屬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洲西北部,夏威夷州位於中太平洋北部。國土總面積9372614平方公裡,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地約占總面積97.8%,內陸水面占2.2%。海岸線總長19924公裡。人口23645.4萬(1984),居世界第四位。全國劃分為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

  自然然地理 地形 美國本土的地形結構與北美大陸一致,兩側高,中間低,明顯分為3個縱列帶:東部是阿巴拉契亞高地和沿海平原,約占本土面積的1/6;中部是平原,占本土面積的1/2;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約占本土面積的1/3。按海拔高度計,500米以下的地區占全國面積的56%,500~1000米占15%,1000~2000米占18%,2000米以上占11%。

  ① 阿巴拉契亞高地。在構造上是北美洲東部古生代褶皺帶的組成部分。南起亞拉巴馬州中部,向東北伸展,在美國境內長約2300公裡。其東北部(在新英格蘭地區)是深受擠壓、變質和巖漿侵入的地帶,經長期侵蝕形成波狀起伏的高地,海拔約300~500米,向東、南傾斜;有些地段因巖性堅硬,形成低山,如懷特山、格林山等;第四紀冰期時曾受大陸冰川侵襲,冰蝕和冰磧地貌廣佈。西南部構造地形比較復雜。其東側也是深受擠壓、變質和巖漿侵入的地帶,由前寒武紀和下古生代變質巖、花崗巖組成,包括山麓臺地和藍嶺兩個地貌單元,北窄南寬。前者海拔200~400米,向東緩傾,以陡崖與沿海平原相接,河流經此多成湍流或小瀑佈,南北連接為一條著名的“瀑佈線”;藍嶺為崎嶇山地,海拔500~1800米,自北向南增高,其中米切爾山達2037米,是美國東部的最高點。西側包括嶺谷區和阿巴拉契亞高原兩個地貌單元,由古生代沉積巖組成。前者表現為嶺谷相間的特征,巖性堅硬的砂巖等因抗蝕力強,屹立成山,海拔約1000米;巖性軟弱的頁巖、石灰巖等被侵蝕成谷。阿巴拉契亞高原巖層近於平展,地面起伏和緩,海拔300~600米。

  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灣沿岸平原為美國本土東南邊緣近期出露的海底。北起科德角,向南延伸,繞經墨西哥灣北岸,西至格蘭德河口,寬約100~400公裡,海拔不足200米,大部分在120米以下,向海緩傾。半固結或未固結的白堊紀、第三紀和第四紀沉積巖層經河流差別侵蝕,抗蝕力強的砂巖、石灰巖形成單面山,軟弱的白堊層或粘土層成為低地,兩者相間,佈列如帶,這種帶狀起伏平原典型表現在密西西比河下遊沖積平原和三角洲的以東、以西兩段。沿海多砂嘴、潟湖和沼澤地,大西洋岸北段多河口溺谷、小型島嶼和半島。佛羅裡達半島為一石灰巖臺地,地勢低平,湖沼濕地廣佈。

  ② 中部平原。介於阿巴拉契亞高地和落基山脈之間,構造上屬中部地臺。自古生代以來,長期處於緩慢升降運動中,屢遭海侵,在前寒武紀結晶巖基底上覆蓋瞭近於平展或作微緩傾斜的後期沉積,僅局部地區隆起成穹地或拗陷為盆地。根據高度、後期沉積層、地貌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分為東部內陸低平原和西部大平原兩大單元。內陸低平原發育在古生代淺海相沉積層之上,海拔一般不足500米,地勢向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俄亥俄河緩傾。其中密蘇裡河和俄亥俄河以北地區,由於冰川的侵蝕和堆積作用,使冰期前的河流地貌廣泛受到改造,形成廣大冰磧平原,還包括湖區西北的湖成平原和南部的底磧平原等,僅威斯康星州西南部屬無冰磧區。密蘇裡河和俄亥俄河以南地區,未受冰川影響,地貌特征主要反映構造和河流作用。中部為密西西比河下遊沖積平原;其東南側,即俄亥俄河以南、田納西河以東地區,為一深受河流切割的低高原;西南部的石炭紀和二迭紀巖層,經河流的差別侵蝕,或為頁巖谷地,或為砂巖和石灰巖構成的單斜低丘,兩者相間,帶狀起伏。

  大平原的後期沉積,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第三紀巖系。西部在落基山脈隆起時被帶動上升,沉積巖層顯著向東傾斜,而東部巖層則向西緩傾,整個大平原顯示為一廣淺的向斜。在長期外力侵蝕下,形成自西向東低斜、並受到許多東西向河流深切的廣展平原,海拔500~1800米。大致在普拉特河以北地區,第三紀沉積巖層大部分被侵蝕,其中密蘇裡河以北和以東曾受大陸冰川侵襲,冰磧地貌廣佈;西北部有一系列穹地,如佈萊克山等;在南達科他州西南部,發育大片劣地地貌;內佈拉斯加州西部分佈風積沙丘。普拉特河以南的中部,覆蓋著第三紀堅硬的礫巖,地勢最高,海拔1500~1800米,有高平原之稱。

  內陸高地在美國中部平原內自成一個地形區,由北部的歐紮克高地、南部的沃希托山以及介於其間的阿肯色谷地組成。歐紮克高地系中部地臺南緣的穹地,久經侵蝕,地面深受切割,海拔500~600米,由南向北緩傾。沃希托山為一東西走向的古生代褶皺山地,地形上以嶺谷相間為特征,海拔一般不足800米,與阿巴拉契亞高地的嶺谷區相似。

  ③ 科迪勒拉山系。從阿拉斯加東南行,經加拿大,縱貫美國本土的西部,主要由落基山脈、喀斯喀特-內華達山脈、海岸山脈等3組山脈以及一系列山間高原、盆地和谷地組成。山系寬800~1600公裡,海拔一般為2000~3000米。中生代下半期至第三紀褶皺成山,地殼活動至今仍在繼續。

  落基山脈是東組山脈的主體,向北伸入加拿大境內,南與墨西哥的東馬德雷山相接,為美國本土的主要分水嶺。黃石國傢公園以北地段,東側以平行山嶺,西側以一系列塊狀山嶺、間以斷層谷地為特點,海拔2000~3000米,山地冰蝕地貌分佈很廣,並發育現代冰川,辟有“洋川國傢公園”。黃石國傢公園是一個向斜盆地,熔巖廣覆,海拔2500米,以多間歇泉著稱。黃石國傢公園以南至懷俄明盆地以北地段,除西部表現為平行山嶺與谷地相間的特征外,中、東部多為走向不一、邊緣陡峻的高原狀山體,彼此隔以寬廣的向斜盆地。懷俄明盆地以南地段,山體收縮,由狹長的南北向平行山嶺組成,海拔2400~3000米,不少高峰在4000米以上。

  喀斯喀特-內華達山脈與海岸山脈為美國本土西緣內、外兩組山脈。往北,前者與加拿大境內海岸山脈相接,後者延伸為沿海島嶼帶;向南,兩組山脈轉為墨西哥境內的加利福尼亞半島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拔1800~2500米,自南向北增高,中段被哥倫比亞河切割成峽谷;大部分為熔巖和火山噴出物所覆,尤其在南段,火山錐林立,部分還在活動中,如20世紀80年代以來連續噴發的聖海倫斯火山。內華達山脈為一巨大花崗巖斷塊山,東坡陡峻,西坡緩斜,海拔1800~2500米,其中惠特尼山高達4418米,為美國本土最高點,海岸山脈北段山勢較高,深受河流切割;南段多為斷塊山,海拔600~1200米,著名的聖安德列斯大斷層經此。介於上述兩組山脈之間的是互不連續的威拉米特谷地、加利福尼亞谷地和洛杉機盆地。

  哥倫比亞高原介於落基山脈與喀斯喀特山之間,為一廣大的熔巖高原,被哥倫比亞河及其支流切成很多峽谷,北部冰磧地貌和冰水沉積廣佈,地面波狀起伏,平均海拔1500米。盆地與山脈區(其北部也稱大盆地)介於落基山脈與內華達山脈之間,以一系列相互隔離並大致平行的短窄斷塊山(1800~2700米)同幹燥盆地(1300~1800米)相間分佈為特征,廣佈沙漠地貌和鹽湖。科羅拉多高原位於盆地與山脈區東南,組成巖層近於平展,第三紀末和更新世大幅度上升,一般海拔在2100~3300米,高原面呈臺階狀;河流深切,形成一系列深邃的峽谷,如世界最長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等。

  氣候 美國本土大部分介於北緯30°~49°之間,屬溫帶和亞熱帶范圍,僅佛羅裡達半島南端伸入北緯25°,屬熱帶;本土東西又瀕臨大洋,加以地形縱列,故氣候的地域差異明顯,類型復雜多樣。

  除山地外,冬季1月0℃等溫線大致與北緯38°線相當,太平洋沿岸氣溫大大高於同緯度內陸地區,也比同緯度大西洋沿岸高。夏季7月平均氣溫除太平洋沿岸、山地和五大湖北部地區外,一般都在20℃以上,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遊一帶達32℃;太平洋沿岸夏季氣溫遠低於同緯度內陸地區,也比同緯度大西洋沿岸低。因此,太平洋沿岸氣溫年較差最小,海洋性顯著;大西洋沿岸次之;內陸地區氣溫年較差最大,大陸性強。美國年平均降水量約760毫米。500毫米的等雨量線大致同西經100°線相當。東部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自西向東和自北向南增加,阿巴拉契亞高地南部和墨西哥灣沿岸可達1500毫米以上;降水的季節分配一般以夏雨為主,約占全年30~40%,雨熱同期,但冬季由於氣旋活躍,也並不幹旱,部分地區如東北沿海和內陸低平原偏南部,甚至冬雨略占優勢。西經100°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下。其中大平原西部和哥倫比亞高原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前者以夏雨為主,後者冬雨占優勢;盆地與山脈區、科羅拉多高原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甚至低於100毫米。但北緯40°以北的太平洋沿岸,由於面迎盛行西風和地形的影響,成為美國多雨區之一,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各季有雨,秋冬稍多;北緯40°以南,年降水量顯著減少,且以冬雨夏幹為特征。

  根據上述氣溫、降水及其季節分配的地域差異,可把美國本土分為三大氣候區,即東部濕潤區、西部幹旱區和太平洋沿岸區。在西經100°線以東的東部濕潤區內,自北而南包括3個氣候類型區:①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大致位於北緯40°以北。基本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溫和多雨。1月平均氣溫-3~-12℃,積雪期長達40~140天;7月平均氣溫20℃左右,無霜期120~180天。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夏雨為主;東北沿海超過1000毫米,冬雨稍占優勢。②亞熱帶濕潤氣候。分佈於本土的東南部,大致在北緯40°以南,包括佛羅裡達半島的大部分。冬季溫暖,除北部邊緣外,1月份平均氣溫在0℃以上,墨西哥灣沿岸和佛羅裡達半島可達12~16℃,但遇到強大的寒潮南侵時,氣溫也可下降到0℃以下,發生凍害;夏季暖熱,7月平均氣溫為24~28℃,無霜期在200天以上。濕度大,降水豐富,多悶熱天氣。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以夏雨占優勢,冬季多氣旋雨,無幹季。本區西部夏季多龍卷風;東南沿岸在夏秋之際常受颶風襲擊,多暴雨。③熱帶海洋性氣候。主要指佛羅裡達半島南端及附近島嶼。終年濕熱,沒有冬季,1月平均氣溫20℃以上,7月26℃以上,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季節分配均勻,夏秋較多。

  在西經100°以西的西部幹旱區,包括2個氣候類型區:①溫帶大陸性半幹旱與幹旱氣候。地處內陸,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冬寒夏熱,降水少,變率大。其中大平原北部和哥倫比亞高原屬半幹旱氣候,年降水量250~500毫米,但前者處於落基山以東,地勢平坦,便於寒潮南侵和熱浪北上,氣溫變化急劇,年較差大,1月平均氣溫0~-20℃,7月20~28℃,降水則集中於夏季;哥倫比亞高原處山間位置,冬季基本上免受寒潮侵襲,氣溫變化相對和緩,1月平均氣溫-4~-8℃,7月20~24℃,降水以冬半年稍占優勢。溫帶幹旱氣候限於盆地與山脈區北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變率更大,超過30%。②亞熱帶大陸性半幹旱與幹旱氣候。其中大平原南部屬半幹旱型,盆地與山脈區南部、科羅拉多高原部分地區屬幹旱型,氣候的基本特征與上一類型相似,主要差別在氣溫方面,因緯度較低,1月平均氣溫0~12℃,7月24~30℃。

  太平洋沿岸區包括2個氣候類型區:①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在北緯40°以北太平洋沿岸地區。沿海有暖流經過,又處西風帶內,冬溫夏涼,2月平均氣溫0~8℃,8月8~12℃,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山地迎風坡可達3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秋冬較多。②地中海型氣候。分佈在北緯30°~40°太平洋沿岸地區。受加利福尼亞寒流影響,夏季涼爽,7月平均氣溫16~20℃,1月為8~12℃,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自北向南遞減。冬季在西風帶控制下,氣旋活躍,冬雨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夏季處於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東緣,天氣幹燥而穩定,夏雨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3%。

  阿拉斯加州以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為主。1月平均氣溫-21~-29℃,7月4~8℃,年較差很大。年降水量130毫米,以夏雨為主,蒸發弱。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則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1月平均氣溫22℃,7月26℃,年較差小;年降水量的分佈受地形制約很明顯,東北迎風坡一般達2500毫米以上,西南背風坡僅800毫米。

  河流和湖泊 美國河湖眾多,水資源豐富。全國年平均地表徑流量為29705億立方米,約占全球年地表徑流總量的6.3%,居世界第四位。但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在水網密度、水系大小、水源補給、水量及其季節變化等方面分佈很不平衡。落基山脈構成全國水網的主要分水嶺,其次是東部的阿巴拉契亞高地和北部低矮的冰磧壟。分從三者發源的河流各自向著不同的方向獨流或匯集為大小不同的水系,分別註入大洋;西南地區的河流,則註入內陸湖泊或中途消失於沙積中。落基山脈以東地區水網稠密,水量豐富,集中瞭本土年地表徑流量的72%;落基山脈以西地區,水網稀疏,水量不大,僅占本土年地表徑流量的28%,其中約3/4又集中在西北部。此外,阿拉斯加州集水面積廣,氣溫低、蒸發弱,又有來自加拿大境內徑流量的流入,年地表徑流量很大,但利用率很低。

  美國本土的中部平原地區,發育瞭世界最大的水系之一密西西比水系和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縱貫國土南北,註入墨西哥灣,全長(以密蘇裡河為源)6262公裡,是世界第四長河;流域面積322萬平方公裡,居世界第三位,幹支流流經美國31個州,占美國本土面積的2/5以上。東岸重要支流有俄亥俄河等,水量大,季節變化較緩和;西岸支流有密蘇裡河、雷德河等,水量較小,季節變化較大。幹流的水量及其季節變化,主要決定於東岸支流,河口附近年平均流量1.88萬立方米/秒,洪水期見於春季,枯水期在秋季。五大湖分佈在美國中北部邊境,除密歇根湖完全在美國境內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與加拿大共有。總面積24.5萬平方公裡,素有“北美州大陸地中海”之稱。各湖主要由更新世冰期冰川挖蝕而成。湖面由西向東逐級低降,各湖之間有水道相通,最後安大略湖匯經聖勞倫斯河註入大西洋。五大湖水量豐富,湖面季節變化幅度很小,在安大略湖出水口處的年平均流量為6640立方米/秒。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之間,有多條運河相通,聯成一個龐大的內河航運系統。

  阿巴拉契亞高地以東,空間有限,水系較小,但因降水量多,水網稠密,水量豐富。其中紐約以北地區,冬季雪量大,積雪期長,洪水期出現在春季,枯水期在秋季;紐約以南地區,河流水量季節變化一般以夏漲冬枯為特點。

  哥倫比亞河源於加拿大境內落基山脈西坡,流經美國西北部半幹旱區,切穿喀斯喀特山脈和海岸山脈,註入太平洋,全長1953公裡。河流水量大,比降陡,主要依靠山地冰雪融水,部分為冬季降水補給,洪水期見於春末,冬季也形成次高峰,晚夏至秋季為枯水期。西北太平洋沿岸降水雖豐,但河流多獨流入海,不構成系統,水流湍急。盆地與山脈區和科羅拉多高原地區,多間歇河和鹽沼,大部分屬於內流區,較大的外流河是科羅拉多河,源出落基山脈,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補給,流經幹旱與半幹旱區,註入加利福尼亞灣,全長2333公裡;還有流經加利福尼亞谷地的薩克拉門托河等。它們為灌溉農區提供瞭寶貴的水源。

  自然資源 美國地大物博,是世界上重要的資源大國。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為資本主義經濟高度發展提供瞭比較優越的條件。

  ① 土地資源。從美國主要地形區構成來看,起伏和緩,土層深厚,宜耕性好,適宜多種利用的平原面積分佈最廣。以中部平原為主體,加上大西洋、墨西哥灣沿岸平原和加利福尼亞谷地等,約占國土總面積1/2。平原廣闊的土地構成特點,結合比較優越的水熱條件,使大部分地區適宜農牧業發展。全國耕地面積廣達28億多畝,占國土總面積1/5以上,占世界耕地總面積13%,僅次於蘇聯。耕地分佈集中,質量也較好。約70%以上耕地面積集中在大平原和內陸低原。這裡地勢平坦,耕地大面積連片分佈,利於機耕;土壤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鈣土)、栗鈣土和暗棕鈣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高,氣溫和降水條件也較適宜,成為美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場所,有著名的“玉米帶”、“小麥帶”等。耕地的後備潛力也很大。有相當數量的草地、放牧地和沼澤地可以開墾用於耕作。

  天然草原面積36.3億畝,占國土總面積26.5%,占世界天然草原面積7.9%,居世界第三位。90%的天然草原分佈在西經100°以西的大平原和西部山間高原、盆地。人工草地約3.7億畝,主要分佈在東部。它們為畜牧業生產提供瞭廣闊的飼養基地。

  自然條件較差、不宜農牧業利用的沙漠、石質裸露的山地、凍土寒漠、沼澤濕地、永久積雪區和冰川等僅占國土面積13%,且多數分佈在西部山區和阿拉斯加州。

  ② 森林資源。美國森林面積約43.6億畝,森林覆蓋率39.1%,占世界森林總面積7.1%,居世界第四位。每公頃年生產能力在1.4立方米以上的用材林面積,約占森林總面積的2/3;用材林畜積量202億立方米,其中64%為針葉林,36%為闊葉林。每公頃年生產能力低於1.4立方米的非生產林、生產保護林和暫緩采伐林,約占森林總面積1/3,多已被劃為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

  美國本土分為6個林區。大平原以西有太平洋岸林區和落基山林區,針葉樹占優勢,多為原始林。前者分佈在喀斯喀特山脈以西,氣候濕潤,森林茂密,以道格拉斯黃杉(又稱花旗松)為主,現為全國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落基山林區氣溫低,降水較少,林木生長率低,以黃松為主。大平原以東有北部林區、中部硬木林區、南部林區和熱帶林區,約占全國用材林面積的3/4,針、闊葉樹種分佈均勻,闊葉樹略占優勢。其中南部林區水熱條件較好,林木生長周期短,土壤沙質重,次生林和人工林占很大比重,以長葉松、短葉松等為主,現已發展為全國第二大木材生產基地。此外,阿拉斯加州有海岸和內地2個林區,面積達4400多萬公頃,以針葉林為主,因地處邊遠,自然條件嚴酷,尚未劃為用材林,但發展潛力很大。

  ③ 礦產資源。美國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作為現代工業基礎的主要礦產,如鐵、銅、鉛、鋅、煤、石油、天然氣以及硫磺、磷酸鹽、鉀鹽等礦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鉬、釩、鎢、金、銀、鈾、硼等礦也在世界上占較大比重。許多礦產資源具有埋藏淺、分佈集中、開采條件較好的特點。但是,美國缺乏部分重要的戰略礦產資源,如鐵合金屬中的錳、鉻、鎳、鈷、有色金屬中的錫、銻、鉍、鉑和多種稀有金屬,非金屬中的金剛石、雲母、水晶等,儲量均不足,甚至缺失。再者,美國雖是世界著名礦產資源的儲、產大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產、消逆差很大,對外依賴嚴重,即使國內儲量較豐、產量較高的礦產品也需從國外進口。

  煤炭探明儲量近4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以煙煤和次煙煤為主,埋藏深度一般不超過306米,層次平展,儲量的1/3可供露天開采。大致以密西西比河為界,煤儲量西部略多於東部,煤的質量則東部優於西部。全國有阿巴拉契亞、密歇根湖以南的中西部、落基山、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和阿拉斯加等6大煤田,其中阿巴拉契亞煤田為世界最大煤田。

  石油探明儲量約37.4億噸(1983),居世界第七位。美國中南部是最大的儲油區,主要集中在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和俄克拉何馬3州,油田從內陸延伸至墨西哥灣沿岸和淺海海底,儲量約占全國52~54%,內陸多為穹地儲油構造,沿海油田含油層主要分佈於鹽丘中。其次是阿拉斯加州油區,儲量約占全國35%,油田主要分佈在北坡普拉德霍灣一帶。第三是加利福尼亞洲油區,油田主要分佈在洛杉磯盆地和聖華金谷地,多為重質油。此外,落基山區的懷俄明盆地等地區也有較大油田分佈。天然氣儲量56034億立方米(1983),次於蘇聯、伊朗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氣產區與油區大體一致,主要分佈在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薩斯兩州,其次是俄克拉何馬、新墨西哥、堪薩斯等州,合計約占全國儲量的90%。

  鐵礦探明儲量173億噸(1980)。約96%可以露天開采,但高品位富礦逐漸枯竭,現以貧礦為主,平均含鐵量降至20~30%。主要礦區在蘇必利爾湖西南一帶,其中以明尼蘇達州的梅薩比鐵礦最為重要。

  有色金屬礦以銅、鉛、鋅為主,部分是三者共生礦。銅礦探明儲量9200萬噸(金屬量,1980),居世界第二位;多數是硫化銅礦,主要分佈在西南部大盆地和落基山區,重要礦區有猶他州的賓厄姆-坎尼恩,蒙大拿州中部的比尤特和亞利桑那州東南部的比斯比、格洛佈、莫倫西等。鉛礦探明儲量5352萬噸(金屬量,1980),居世界首位;礦區集中分佈在密蘇裡州東南部和“三州區”(堪薩斯、密蘇裡、俄克拉何馬3州交界處),其次是愛達荷、科羅拉多、猶他等州的落基山區(多為共生礦)。鋅礦探明儲量2722萬噸(金屬量,1980),居世界第二位,礦區主要分佈在密蘇裡、田納西、紐約等州的阿巴拉契亞高地區,以及科羅拉多等州的落基山區。其他如鉬、釩、鈾等礦也主要產於西部山區,新墨西哥州蘊藏有全國最大的鈾礦,鉬、釩分別與銅、鈾礦共生。

  在非金屬礦中,硫磺儲量1.88億噸,居世界首位,天然礦體主要分佈於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平原外側的鹽丘中;磷酸鹽集中分佈在佛羅裡達半島的中部和北部,以及北落基山區;鉀鹽主要分佈在猶他、科羅拉多、新墨西哥3州的東南部。

  ④ 水力資源。美國水力蘊藏量17420萬千瓦,已開發利用37.6%(1981)。哥倫比亞流域是水力蘊藏最豐富的地區,約占全國1/4;其次是俄亥俄河流(主要在其支流田納西河上)、五大湖和聖勞倫斯河流域、科羅拉多河流域。

  居民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傢,吸收瞭近代國際移民的半數以上。從擁有系統移民記錄的1820年以來,迄1980年,累計有4965.5萬人從世界各地移居美國,占同期內全國純增人口總數(21690.7萬)的22.9%,餘數77.1%是自然增長,其中絕大部分也都是移民的後裔。16世紀歐洲人開始陸續移入,當時在現美國境內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約100萬。初期移民主要來自英格蘭、愛爾蘭和德國。嗣後,“奴隸貿易”盛行,從非洲運來大批黑人。1790年美國進行瞭世界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總數為393萬人。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是美國移民最興旺時期,90年間共移入3701.1萬人。這一時期中,來自意大利、巴爾幹各國、奧地利、瑞典、俄國、波蘭等地的歐洲移民增多;還包括來自亞洲的華人、日本人等。1915年全國人口已逾1億,相當於1790年的25.6倍。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移民銳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移民數重又增加,但保持在每年30~40萬的水平上,主要來自加拿大、拉丁美洲和亞洲各國。

  幾個世紀來持續不斷的移民,使美國居民的種族和民族成分日趨復雜。各大洲100多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後裔生活在美國,在共同的經濟文化生活中,移民逐漸融合成為統一的操英語的美利堅民族,故有“民族的熔爐”之稱。1980年,以歐洲移民後裔為主體的白種人合計為18837萬,占全國人口的83.1%;黑人2649.5萬,占全國人口的11.7%,大部分居住在城市,尤其是北部一些大工業城市中;墨西哥人715萬,約占全國人口3.2%,大部分居住在西南部各州。其他人數較多的還有阿拉伯人、波多黎各人、印第安人、華人、菲律賓人、日本人、古巴人、印度人、朝鮮人、越南人等。

  全國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25.2人。人口分佈的基本特點是:①東密西疏。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占本土面積1/4,人口平均密度在每平方公裡60人以上;密西西比河以西至落基山脈東麓地區也占本土面積1/4,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6人;落基山脈東麓以西地區占本土面積一半,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裡不足9人。②沿海密內陸疏。本土總人口的53%集中在寬約80公裡的沿海狹窄地帶內,其面積僅占本土的15.8%,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97.8%人。其中,大西洋沿岸占本土面積4.1%,占總人口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60.2人;太平洋沿岸相應為4.0%、11%和83.3人;五大湖沿岸為4.5%、13%和85.9人;墨西哥灣沿岸為3.2%、6%和57.8%人。內陸地區地廣人稀,約占本土面積84.2%,占總人口47%,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6.5人。

  美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流動性最大的國傢。1976年以前,平均每年有20%的人口遷徙,最高的年份達30%。近年來仍保持在1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內人口遷徙的總趨勢是向西和向南。1980年南部和西部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52.3%,首次超過東北部和中北部地區。加利福尼亞州從1970年起躍居為全國人口最多的一州,得克薩斯州和佛羅裡達州人口也從1980年起上升為全國第三位和第七位。與整個人口遷移的趨勢相反,20世紀以來美國黑人從南部大批遷居北部,使黑人的地理分佈發生很大變化。1910年南部各州占全國黑人總數90%以上,到1978年已下降到52%。

  1982年人口出生率為16‰,死亡率8.6‰,自然增長率7.4‰,屬世界上人口增長率較低的國傢。從70年代初起,人口的年齡構成已具“老年型”特點。1982年18歲以下占總人口27.1%,18~64歲占61.3%,65歲以上占11.6%。經濟活動人口的職業構成屬發達國傢類型。第一產業職業人口從20世紀初期起已相對和絕對下降;第二產業職業人口以制造業為主,在50年代初達到最高峰後,開始停滯和相對衰退;第三產業職業人口則迅速上升,在40年代後期已占到經濟活動人口的半數。1982年美國就業勞動力總數是9952.6萬,其職業構成是:農、林、漁業占3.6%,礦業1.0%,建築業5.8%,制造業20.4%,運輸、通信和公用事業6.6%,商業20.9%,金融、保險業等6.3%,服務業30.2%,公共行政5.2%。

  城市化程度很高。1980年全國共有城鎮8765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73.7%。中小城市占優勢。全國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2個,僅占總人口12.5%;10~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151個,占總人口12.9%;其餘大部分是2.5萬人口以下的社區和集鎮。大西洋岸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是美國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帶。該帶長970公裡,寬50~160公裡,面積13.9萬平方公裡,城市密集,居住4200多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1/5,有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波士頓等大城市。中北部五大湖流域是另一個城市密集地區,在以密爾沃基、佈法羅和辛辛那提為頂點的三角形地區內,包括瞭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匹茲堡等大城市。

  領土形成和開發過程 1763年以前為殖民地時期,從16世紀起,西班牙、荷蘭、法國殖民者相繼入侵。英國後來居上,到1733年,已在東起大西洋岸、西迄阿巴拉契亞高地的狹長地帶,建立起13個殖民地。經過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英國殖民地又擴張至密西西比河。

  英國移民大批到來,愈來愈多的非洲黑人被販運到此,英屬殖民地人口增長很快。到1775年已有260萬人,其中1/5為黑奴。經濟以農業為主,小農場土地所有制和奴隸種植園大土地所有制並存;北部新英格蘭一帶,紡織、伐木、采礦、煉鐵、造船等工業興起,溝通13個殖民地的公路陸續興建,逐漸形成統一的市場。英語成為共同語言,一個新的民族──美利堅民族開始形成。

  18世紀後期,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1775年爆發瞭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發表“獨立宣言”,正式宣佈建立美利堅合眾國。1781年取得獨立戰爭勝利。1783年美英簽訂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其疆域除原13個殖民地外,還包括阿巴拉契亞高地與密西西比河之間土地,總面積230萬平方公裡。1787年通過憲法,1789年成立聯邦政府。

  獨立戰爭解放瞭美國生產力。19世紀初美國開始產業革命,從歐洲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同時開始向西部進行領土擴張,兼並瞭英、法、西在北美西部的殖民地。1803年購得密西西比河以西約215萬平方公裡的法屬殖民地路易斯安那。1818年從英國購得今北達科他州的部分土地。1819年從西班牙購得整個佛羅裡達半島。1845年侵占墨西哥的得克薩斯。1846年迫使英國放棄北緯49°以南的俄勒岡地區。1846~1848年發動美墨戰爭,迫使墨西哥割讓格蘭德河以北和以西大片領土(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1853年又把希拉河以南地段並入版圖。美國的領土從大西洋岸擴展到太平洋岸,面積達772萬平方公裡,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瞭更大的市場、原料和糧食生產基地,刺激瞭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增長。1860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僅次於英、法、德3國,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部社會經濟制度和經濟發展差異很大。北部是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經濟,工業發展很快;南部盛行奴隸制,以種植園經濟為主,基本上沒有工業。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矛盾,促使南、北政治力量之間由沖突而導致戰爭,即1861~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最後以北部勝利而告終,南部奴錄制度被廢除,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瞭道路。

  南北戰爭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生產和資本日趨集中,美國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開拓中西部大片處女地,是這一時期的重大事件,而來自世界各地移民大量湧入,則成為向西開發的生力軍。1890年幾條橫貫大陸東西的鐵路建成以後,大大促進瞭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1894年,美國工業生產已躍居世界首位,除煤炭、鋼鐵等基礎工業迅速增長外,又發展瞭電氣、化學、汽車等新工業部門。1860~1900年,耕地面積和資本主義大農場數均增加2倍,小麥產量增加3倍,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同時向海外擴張。1867年從俄國購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並占領瞭中途島;1879年東薩摩亞成為美國“保護國”;1898年美西戰爭後,並吞瞭波多黎各、菲律賓、關島和夏威夷群島。以後又攫取瞭維爾京群島、巴拿馬運河區等。1958年和1959年,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別成為第49州和第50州,現代美國版圖基本形成。

  兩次世界大戰中,壟斷資本傢大發戰爭橫財,經濟迅速膨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美國經濟處於頂峰階段,約占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值的一半以上,出口貿易的1/3和黃金儲備量的3/4,並是最大的資本輸出國。但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支配下,從50年代起,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已落後於日本和多數西歐國傢,加以侵朝、侵越戰爭失敗,危機、蕭條頻現,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地位相對下降。

  經濟地理 美國仍然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傢,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1980年約占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總產值的40%,農業總產值的14%,出口貿易總額的12%,國民生產總值長期高居世界首位。在經濟結構上,美國是一個工業對農業占絕對優勢的工農業國傢,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也有高度發達和大規模的資本主義農業,勞動生產率很高。在全國職業人口中,從事物質生產部門的僅占30%,但按人口平均計算的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占有的機械數量、動力消費量等都高於世界各國。在科學技術方面保持世界最先進水平,尤其是在核武器、電子技術、航空和航天等方面。國民經濟軍事化程度很高,全國約有1/3工業企業從事軍工生產,其產品在出口貿易中也占重要地位。每年軍費開支一般占聯邦政府支出的1/4,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6%,防務需求成為刺激經濟發展的一個經常性因素。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大壟斷財團控制瞭國傢經濟命脈。其中以洛克勒財團、摩根財團等為首的東部財團權勢最大,在金融、石油、軍火工業、基礎工業、輕工業、運輸業和公用事業等方面居突出地位;以美洲銀行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等為首的西南部財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新興工業、金融集團,在軍火工業(航空、航天、導彈等)、石油、農業綜合企業等方面影響很大;以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等為首的中西部財團,其利益主要集中在鐵路、鋼鐵等基礎工業以及農業方面。1980年500傢最大的工業公司銷售額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63%,其中如三大汽車公司壟斷全國小汽車產量的7/10,十大鋼鐵公司壟斷鋼產量4/5,五大石油公司壟斷原油產量1/3以上。

  工業 美國工業部類齊全,生產能力巨大。按美國產業標準分類,工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建築業和公用事業(水、電、煤氣)4大類,1981年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24.2%、3.6%和2.4%。采礦業以石油、天然氣、煤等燃料礦開采為主。制造業是工業的主體,其中重工業占絕對優勢,輕工業也很發達。鋼鐵工業、汽車工業與建築業一起,並稱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產值大,就業人數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如電子、計算機、石油化工、原子能、宇航等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美國工業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東北部和中北部)。西起密西西比河,東至大西洋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馬克河,北至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南岸及新英格蘭南部,這一狹長地帶面積僅占全國8%,卻集中全國一半以上的制造業,形成著名的“制造業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美國人口南移,被稱為“陽光地帶”的西南部和南部加速開發,工業發展較快,1950~1976年工業產值增長6.2倍(全國增長3.1倍),有些部門在全國產量中的比重已超過東北部,如煉油、石油化工、航空和宇航設備、紡織、食品和服裝業等。這就是“美國生產力南移”現象,出現瞭加利福尼亞州西南岸、墨西哥灣沿岸等新興工業區。但到目前為止,美國的經濟重心仍然在北部。

  ① 冶金工業。以鋼鐵工業為主,已有100多年發展歷史。資源條件比較優越,蘇必利爾湖西南蘊藏豐富的鐵礦,阿巴拉契亞高地有豐富的煉焦煤,但錳礦需進口。60年代以來,鐵礦石年產量保持在7000~9000萬噸,其中80~90%產自蘇必利爾湖西南一帶。由於富鐵礦日趨枯竭,鐵礦石的自給率已從50年代初的90%下降到80年代初的70%左右,需從加拿大、委內瑞拉等國進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生鐵和鋼的年產量一直徘徊在7000萬噸至1億噸左右。70年代起鋼產量已落後於蘇聯,近年又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但美國鋼鐵工業所擁有的生產能力和工藝水平仍在世界上處於首要地位。北部地區接近煤、鐵產地,有方便、廉價的水運,又是最大的鋼鐵消費市場(制造業帶),成為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約占全國產量的80%。主要中心有五大湖以南的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佈法羅、匹茲堡等,其次是大西洋沿岸的巴爾的摩、費城等。此外,南部有老鋼鐵工業中心伯明翰;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由於石油工業的發展,建築業興起,鋼鐵消費量日增,出現瞭以休斯敦為中心的新興鋼鐵工業基地。

  有色冶金工業以銅、鉛、鋅、鋁的冶煉為主,其生產規模除鋅(僅次於蘇聯和加拿大)以外均居世界首位。銅和鉛、鋅冶煉業以本國資源為基礎,主要分佈在礦區。煉鋁原料大部依靠進口。墨西哥灣沿岸接近拉丁美洲鋁土生產國,利用當地豐富天然氣作動力,是全國煉鋁業集中區;哥倫比亞河、田納西河等大水電站附近也有許多煉鋁廠。

  ② 燃料動力工業。美國是世界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國傢,約占世界能源總消耗量的1/3。1982年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為:石油42.9%,天然氣25.8%,煤22.1%,水力4.9%,核能4.3%

  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是動力工業的主要部分。1982年原油產量4.27億噸,僅次於蘇聯;天然氣產量5248億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墨西哥灣沿岸的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以及俄克拉何馬州是全國最大的油、氣產區,約占全國原油總產量的1/2和天然氣總產量的4/5;阿拉斯加已發展為第二大產油區,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5;列第三位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約占全國總產量12.7%。1982年美國原油消費量7億多噸,約40%依賴從中東、加勒比海地區等進口。煉油工業發達,年煉油能力8.4億噸,居世界首位。煉油廠主要設於原油產地和東北部消費區,大量原油通過油管輸往東北部。

  煤炭工業歷史悠久,幾經興衰,特別是油、氣工業興起後,采煤業長期停滯不前。近年來能源短缺,為減少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煤炭資源重新受到重視,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上升,產量有較大幅度增長。1982年煤產量約7.56億噸,超過歷史上最高水平,居世界首位。阿巴拉契亞煤田面積18萬平方公裡,分佈在東部8個州,產量約占全國3/5,且主要是煉焦煤,接近北部“制造業帶”;其中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亞州是全國最大的兩個產煤州,合計占全國總產量1/3。密歇根湖以南的中西部煤田,煤質較差,主要產區在伊利諾伊、印第安納等州。西部煤田儲量大,含硫低,煤層厚,大部分可露天開采,70年代以來,產量有較大增長,主要產區在懷俄明州等。

  電力工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最快的工業部門之一。1982年總發電量22412萬億度,相當於1950年的5.76倍,居世界首位。總發電量中各種能源所占比重為:煤53.4%,核能12.6%,石油6.5%,天然氣13.6%,水力13.8%。核電站自1957年始建,1982年已達80座,主要分佈在北部,燃料缺乏的新英格蘭地區。核電比重較大。

  原子能工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的工業部門。1942年在芝加哥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現已發展成為由許多工廠、實驗室、試驗設備和場所,組成龐大、完整的體系。主要為軍事服務,也用於發電和工農業生產。分佈在沿河流域地區,如田納西河流域、俄亥俄河流域、哥倫比亞河流域等。新墨西哥州是原子武器的研究和生產基地。

  ③ 機械制造工業。1975年起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制造業部門。1981年其產值和就業人數分別占制造業的22.8%和21.4%。可分為一般機械制造和電氣、電子設備制造兩大部類,發展很快,1981年產值分別比1967年增長3倍和2.3倍。在一般機械制造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是辦公、計算機械和建築機械,其次是通用工業機械、金屬加工機械等。生產以新英格蘭和中北部地區最集中,辛辛那提、芝加哥等為重要中心。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除生產一般電機、電器外,通訊設備和以電子計算機、電子設備元件為主的電子工業發展最快,產量和技術水平均在世界上占突出地位,對整個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電氣設備制造業主要集中在北部“制造業帶”,以芝加哥、紐約、費城和伊利運河沿岸一些工業城市為中心,其次是西部的洛杉磯。最大的電子工業基地是“矽谷”,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弗朗西斯科附近的聖克拉拉谷地,其次是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郊的“矽原”,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附近的“矽三角”,以及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的衛星城鎮博爾德和洛杉磯市郊的桔縣。

  ④ 運輸設備制造工業。美國第二大制造業部門。1981年其產值和就業人數占制造業的9.9%和8.6%。以汽車制造工業為主,其次是飛機制造工業。汽車年產量曾長期保持在1000萬輛左右,其中80%為小汽車,素有“汽車王國”之稱。70年代以來生產波動很大,1980年起汽車產量已落後於日本,1982年降為695萬輛。90%的汽車制造業集中於北部,主要是在以佈法羅、辛辛那提和芝加哥為頂點的三角形地區內,其中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為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總部的所在地。此外,西部的洛杉磯和南部的亞特蘭大也是汽車生產中心。美國的飛機制造業始於20世紀初,迅速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傢。60年代末以來,隨著導彈、宇宙運載工具、人造衛星等宇航工業的崛起,飛機制造業地位相對下降,主要生產中心是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和西雅圖,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和沃思堡,堪薩斯州的威奇托和堪薩斯城等。東北部大西洋沿岸的紐約、費城、巴爾的摩等地則是輕型飛機以及發動機、推進器等零部件的生產中心。造船工業較薄弱,以生產航空母艦、核潛艇等軍用艦隻為主。

美國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

洛克希德飛機公司飛機組裝車間

  ⑤ 化學工業。資源條件優越(富石油、天然氣、煤、磷酸鹽、硫磺、食鹽等),20世紀初成為世界上化學工業最發達的國傢,以酸、堿等無機化學工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石油化學工業迅速發展,使化學工業成為制造業中增長最快的部門之一。1981年其產值比1967年增長2.4倍,與食品工業並列為第三大制造業部門。東北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沿岸是在煤炭和冶金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老化工區,紐約-費城-巴爾的摩地區尤為集中,以生產高級化工產品為主,石油化學工業也有所發展。紐約是全國最大的香料、化妝品、醫藥和染料的生產中心。油、氣資源豐富的墨西哥灣沿岸為石油化學工業基地,其中科珀斯克裡斯蒂-休斯敦-博蒙特地區集中瞭全國石油化學工業的2/5。

  ⑥ 紡織工業。傳統工業部門之一。棉紡織業以本國原料為基礎,毛紡織原料大部分依賴進口。石油化學工業的興起,促進瞭化纖紡織和針織業迅速發展。新英格蘭是美國最老的紡織工業區,19世紀末棉紡織業逐漸衰落,主要發展毛紡織業。南、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棉紡織業在全國占優勢。化纖紡織業主要分佈在南部石油化學工業基地。

  ⑦ 食品工業。發展最早的工業部門。也是輕工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部門,1981年約占制造業總產值的9.6%。美國谷物、肉、乳、水果等農牧產品豐富,為發展食品工業提供有利條件。分佈普遍,各大城市均有發達的食品工業。

  農業 美國以農立國,19世紀70年代以前,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一直占優勢。農業為工業化積累巨額資金,開辟瞭廣闊的國內市場。隨著工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1年僅占2.9%。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高度發達的農業仍然是一個巨大規模的生產部門,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農業為工業提供大量原料,為工業品銷售提供巨大的市場,是資本投資的重要場所,農產品出口對平衡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也起著重要作用。

  20世紀50年代初基本上實現瞭農業現代化。近30多年來,又以科學技術和高效率管理的優勢,邁向農業現代化更高階段。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農業生產增長的同時,農業勞動力不斷減少。1982年全國農場的農產品銷售值為1445億美元,比1950年增加約4倍;農業勞動力410.8萬,比1950年減少1.4倍。美國人口僅占世界人口的5%,卻生產瞭世界全部食物的約20%;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可供養60人以上。農業商品化程度很高,產品幾乎全部投入市場,其中約1/3供出口,1982年農產品出口值約占出口總額的17.3%。大農場兼並小農場,土地和生產集中的過程仍在繼續。1982年全國共有240萬個農場,比1930年減少414.6萬個;平均每個農場占地2682畝,相當於1930年的2.9倍。面積6070畝以上的大農場僅占農場總數的6.6%,卻占農場總面積的58.5%(1978)。農業生產高度專業化,區域專業化於20世紀逐步形成和發展,分帶按區配置農業生產,每一地帶或區域專門生產一種或幾種農牧產品,地域之間分工明顯,全國出現玉米帶、小麥帶等9個農業專業化區。農場專業化始於20世紀40年代中期,農場分工越來越細,主要經營一種大類產品,如谷物農場、棉花農場、乳業農場、傢禽農場等,有的農場甚至隻生產某類產品的某個品種。工藝專業化是新發展的專業化形式,農牧產品的生產過程被劃分為若幹不同職能的專門作業,每個農場隻完成其中某種特定作業。農業專業化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日益社會化。除農業生產部門本身外,出現瞭農業生產資料制造與供應的“農業前部門”和農產品儲運、加工、銷售的“農業後部門”,三者融合成為一個有機的經濟綜合體,即“農工商聯合企業”。

  農業部門結構的特點是種植業和畜牧業平衡發展,兩者相互依賴,密切結合。1982年按農場銷售值計,種植業、畜牧業分別占51.4%和48.6%。全國作物收獲面積21.6億畝(1981)。種植業部門構成齊全,主要農作物產量和出口量均在世界上占突出地位。最重要的作物是小麥和玉米,1981年分別占全國作物收獲面積的22.8%和21%,居各類作物之首;產量分別為7600萬噸和2.08億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占世界小麥總產量的16.9%和玉米總產量的47.5%。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的64.5%供出口,占世界小麥總出口量的48.1%;玉米大部分作飼料,產量的24%供出口,占世界玉米總出口量的70.4%;高梁、燕麥、大麥等谷物,合計約占全國作物收獲面積的9.5%,產量也居世界前列,主要用作飼料。稻米產量830萬噸,約3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21.6%。經濟作物以大豆、棉花、煙草、甜菜、亞麻、花生等為主。大豆按銷售值計僅次於玉米,並是種植業中增長最快的部門。1981年大豆占全國作物收獲面積18.8%,比1945年增加5.2倍;產量5440萬噸,比1945年增加9.3倍,占世界大豆總產量63%;產量的46.5%供出口,占世界總出口量的86.6%。棉花是美國發展最早的經濟作物之一,曾長期是種植業的首要部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棉田大幅度縮減。近年來雖有較大回升,其收獲面積仍不及20世紀30年代最盛時期的1/3,但因西部灌溉棉田的興起,單產提高,產量已恢復到歷史上較高水平;1981年占世界總產量22.1%,占世界出口量32.2%。牧草在種植業中也占重要地位,按收獲面積是第四大作物,1981年占全國作物收獲面積的16.9%。蔬菜和水果業發達,1981年兩者合計占農場銷售值的10%左右。

  養牛業在畜牧業中占突出地位,1982年占農場畜牧業銷售值的69.5%。20世紀50年代起,在養牛業中乳牛業的領先地位被肉牛業取代,後者發展迅速,躍升為最大的農業生產部門。1982年肉牛業占農場銷售總值的21%,乳牛業占12.8%,分別居第一和第二位; 全國共有牛11560萬頭,其中乳牛1101萬頭。養豬業是第二大畜牧業部門,1982年全國有豬5323萬頭,占農場畜牧業銷售值14.1%,占農場銷售總值6.9%。養羊業相對較薄弱。養禽業以雞和火雞為主,其中肉雞業是畜牧業中發展最快的部門,1982年有41.5億隻肉雞,比1945年增加10.3倍。

  美國海岸綿長,大陸架面積170多萬平方公裡,海洋漁業資源豐富,但漁業生產增長緩慢,漁獲量長期徘徊在270萬噸左右。70年代末開始突破300萬噸,1981年為377萬噸,居世界第五位。水產品仍不足國內消費。漁獲量中,除金槍魚外,幾乎全部捕自近海水域。甲殼類和軟體動物捕獲量居世界前列。1981年大西洋側和太平洋側近海漁場約各占全國漁獲量的35%,前者主要經濟魚類為鱈、鯔、沙丁魚、油鯡、蝦和牡蠣等,後者為鮭、金槍魚、巨型鮃和巨蟹等;墨西哥灣側近海漁場約占全國漁獲量28%,以對蝦著稱。內陸淡水漁業主要分佈在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產鮭、鱒、鱸魚等。

  美國主要農業專業化區:① 牧草乳酪區(乳酪帶)。包括東北部和濱湖各州。氣候寒濕,無霜期較短,土壤貧瘠,不適宜種植谷物,但利於多汁牧草生長;加以本區接近“制造業帶”,城鎮人口密集,有廣闊的市場,故發展成為以牛奶生產為中心的牧草乳酪區。大部分耕地種植牧草、青貯玉米、塊根作物等。1982年擁有全國乳牛頭數和牛奶、乳制品產量的將近一半。大城市附近也發展養禽、蔬菜、果樹和花卉等。

  ② 谷物飼料與牲畜產區(玉米帶)。位於牧草乳酪區之南,北緯40°~45°之間。以艾奧瓦、伊利諾伊、印第安納、俄亥俄和密蘇裡等州為核心,70年代以來已擴及鄰近各州。本區地勢平坦,耕地集中,土層深厚肥沃,氣候溫濕,無霜期較長,利於玉米生長,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玉米專業化生產地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飛速增長的大豆種植業也主要集中在本區,玉米與大豆輪作。1982年僅上述5州集中全國玉米與大豆收獲面積的50.4%和45.4%,產量的55%和52.4%。農牧結合,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為精飼料,飼養豬和肉牛,1982年豬和肉牛頭數分別占全國55.3%和16.5%。

  ③ 小麥與其他谷類作物區(小麥帶)。位於大平原中、北部、主要包括南達科他、北達科他、堪薩斯、蒙大拿、俄克拉何馬等州。本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屬溫帶大陸性半幹旱氣候。北部冬季較長而寒冷,以種植春小麥為主;南部可種冬小麥。1982年本區占全國小麥收獲面積的50.2%,產量的46.4%。其他作物如高梁、亞麻等的產量也居全國前列。小麥與牧草輪種,又多天然牧場,肉牛業較盛。

  ④ 棉花帶。指北緯37°以南,東起大西洋岸,西至大平原南部的廣大地區。氣候暖濕,無霜期長,是歷史上有名的非灌溉棉區。近30多年來,特別是東南部各州老棉區,因長期單一種植,土壤肥力耗竭,侵蝕嚴重,過濕的氣候造成蟲害,加以農場規模小、機械化水平較低等原因,植棉業日益衰落,棉田向“帶”內自然條件較好的中南部(密西西比州等)和西南部(得克薩斯州等)集中,形成不連續的塊狀分佈。1982年東南部、中南部和西南部各州棉花收獲面積分別占全國的6.2%、24.5%和49%,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20.1%和31.1%。“帶”內縮減的棉田改為大量種植大豆、飼料谷物等,發展畜牧業。1982年大豆收獲面積已占全國的39.3%,產量占全國32.6%。此外,佐治亞、亞拉巴馬、北卡羅來納等州也是全國最大的花生產區,約占全國產量的70%以上。畜牧業中最突出的是肉雞業的崛起,形成瞭集中全國2/3以上肉雞的新專業化區──“肉雞帶”,主要分佈在北卡羅來納州中部、佐治亞和亞拉巴馬州北部、密西西比州中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大平原南部的得克薩斯、俄克拉何馬州肉牛業發展很快,成為全國最大的專業化牛肉產區,有“牛肉帶”之稱,1982年擁有全國肉牛頭數的18.2%。

  ⑤ 混合農作帶。介於玉米帶與棉花帶之間,即阿巴拉契亞高地和歐紮克高原等地區。自然條件比較復雜,區內差異明顯,反映在農業生產佈局上,表現為多門類經營的特點,因地制宜發展小區域專業化生產,如煙草、冬小麥、玉米、肉畜業,兼有北部玉米帶、西部小麥帶和南部棉花帶的農業生產類型。其中煙草是本區的突出作物,1982年占全國收獲面積的81%,產量的86.5%。

  ⑥ 山地放牧和灌溉農業區。指落基山及其西部的山間高原和盆地。氣候幹旱,利用天然牧場發展比較粗放的畜牧業,以毛用羊和肉用牛為主。北部是季節性放牧區,其中哥倫比亞高原上有大面積非灌溉農業區,是小麥帶以外最重要的小麥產地,也種植豆類、甜菜等作物。南部是常年放牧區,通過一系列大型灌溉工程的興建,發展瞭集約化灌溉農業,種植棉花等作物,其中亞利桑那州是全國主要產棉州之一,並以單產水平高著稱。

  ⑦ 太平洋岸北部小麥和林牧區。氣候溫暖濕潤,山區保留大面積原始林地,林業發達,為全國最大木材產區。威拉米特谷地種植小麥、苜蓿等作物,發展乳用畜牧業。盛產溫帶水果,華盛頓州的蘋果產量占全國1/3左右。

  ⑧ 太平洋岸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農業區。在加利福尼亞州境內。地處亞熱帶,光熱資源豐富,屬地中海型氣候;加利福尼亞大谷地土壤肥沃,規模宏大的“北水南調”工程興建後,灌區擴大,促進農業迅速發展,加利福尼亞成為全國最發達的農業州。柑橘、葡萄、草莓等多種水果產量居各州之首,1982年生產全國蔬菜總量的一半以上,也是棉花、甘蔗、稻米等作物的主要生產州。畜牧業發達,以乳牛和蛋雞為主。

  ⑨ 濕潤亞熱帶作物區。位於墨西哥灣沿岸平原,終年高溫多雨,盛產甘蔗、稻米等,佛羅裡達州是全國第二大水果(柑橘為主)和蔬菜生產基地。

  交通運輸 美國國土遼闊,資源和生產分佈不平衡,生產規模大,商品性高,促使交通運輸業高度發展,建立瞭由鐵路、公路、河運、海運、管道和航空構成的龐大運輸網,技術先進,實現瞭交通運輸的現代化,運量和設備數量除商船隊外,都占世界首位。交通運輸業在美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產值超過農業和礦業,其本身又是重工業的重要市場。運輸業消耗的能源約占能源總消費量的1/4。

  鐵路修築前,水運是主要運輸方式。19世紀中葉起美國進入鐵路時代,特別是橫貫大陸鐵路線的陸續通車,促進瞭五大湖地區和廣大中西部地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鐵路成為交通運輸的主要部門。20世紀20年代起,汽車運輸業興起,與鐵路競爭,逐步成為客運和短途貨運的主要運輸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航空和管道運輸迅速發展,一度衰落的內河航運也逐步復興。1982年美國國內各種運輸方式的構成是:在貨運中,鐵路占36.1%,公路占22.3%,內河航運占16.6%,管道占24.8%,航空占0.2%;在客運中,私人汽車占83.5%,航空占14.1%,公共汽車占1.7%,鐵路占0.7%。

  公路網稠密,1981年總長度達620萬公裡,平均每100平方公裡土地有70公裡;其中高速公路7萬多公裡,約占世界高速公路總長的2/3以上。由高速公路組成的“國傢州際和國防公路系統”,已把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和各經濟區相互溝通,並通向鄰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紐約至洛杉磯的高速公路全長4556公裡,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一條現代化高速幹道。公路網以五大湖地區和大西洋沿岸最為稠密,其次是西海岸和東南部。1982年全國擁有16044.3萬輛汽車,其中77.8%是小汽車。汽車在客運上占絕對優勢,壟斷瞭短途貨運,並通過發展重型貨運卡車,從事長途貨運和鮮活產品的快速貨運。

  鐵路運輸的地位不斷下降,尤其是客運。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逐年拆毀瞭許多鐵路,總長度由42萬公裡減至1981年的27萬公裡。但目前,鐵路仍然是貨運的主要運輸方式。鐵路網密度平均每100平方公裡土地有3公裡鐵路線。五大湖地區和東北部最稠密,其次是太平洋沿岸各州。主要城市和地區之間均有鐵路聯系,有5條橫貫大陸鐵路幹線,即從紐約經芝加哥分別到西雅圖、聖弗朗西斯科和洛杉磯,從費城經匹茲堡、聖路易斯、堪薩斯城到洛杉磯,以及從新奧爾良循南部邊境到洛杉磯等線;有3條南北向鐵路幹線,即芝加哥—聖路易斯—新奧爾良,芝加哥—堪薩斯城—休斯敦和底特律—哥倫佈—諾福克等線。從西部和南部運往東北部的貨物主要是原料、燃料、糧食等,從東北部運往西部和南部的貨物以制造業產品為主。芝加哥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其次是聖路易斯以及紐約、堪薩斯城、聖弗朗西斯科、洛杉磯、傑克遜維爾、鹽湖城等。

  內河航運以密西西比河為主幹、北接五大湖,並經聖勞倫斯河以及伊利運河等通大西洋、南連墨西哥灣,構成河、湖、海一體四通八達的航道網。全國內河航道總長約5萬公裡,密西西比河幹、支流約占一半以上。密西西比河水系是南北航運大動脈,1981年占全國內河貨運周轉量的57.1%,主要運輸糧食、棉花、煤等。五大湖是聯系煤鐵產區、中西部農業區和東部工業區的重要交通線,1981年占全國內河貨運周轉量的23.9%。年貨物吞吐量在2000萬噸以上的河港有托萊多、克利夫蘭、德盧斯、底特律、芝加哥、聖路易斯等。海運以沿海運輸為主,約占全國海運總量的2/3,並是世界上沿海運量最大的國傢。墨西哥灣沿岸多沙洲、潟湖和沼澤,不利航運,已開辟瞭與海岸平行的著名“岸內水道”,從得克薩斯州西南岸的科珀斯克裡斯蒂向東延伸到佛羅裡達州的西北部,溝通瞭墨西哥灣沿岸與大西洋沿岸的聯系,以運輸石油、化學產品、農礦原料等為主。遠洋運輸約占全國海運總量的1/3。1982年擁有千噸以上海運商船(包括油輪)828艘,總噸位2410.8萬噸,居世界第八位。全國年貨物吞吐量在3000萬噸以上的海港有16個,如大西洋沿岸的紐約、諾福克、巴爾的摩、費城等,墨西哥灣沿岸的新奧爾良、休斯敦、博蒙特、坦帕等,太平洋沿岸的瓦爾迪茲、長灘、洛杉磯等。新奧爾良、紐約和休斯敦是全國最大的3個海港。

  航空運輸發達。1982年全國擁有各種民用機場15831個,其中約30%是聯邦或州政府管轄的機場;擁有各類民用飛機25.9萬架,其中民航班機2468架;定期航線總長度27.7萬公裡,大部分城市均有民航班機相通,國際航空運輸聯系世界各大洲。在世界上50個客運量最大的機場中,美國占27個,其中芝加哥的奧黑爾菲爾德國際機場、亞特蘭大的哈茨菲爾德國際機場和洛杉磯國際機場名列前三位;其他如紐約、聖弗朗西斯科、達拉斯、丹佛、邁阿密、華盛頓、火奴魯魯、匹茲堡、休斯敦等城市的機場,也居前列地位。

  管道運輸發展很快,在貨運構成中已躍居第二位。1981年全國管道總長57.9萬公裡,其中石油管道27.8萬公裡,天然氣管道30.1萬公裡,承擔瞭全國大部分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氣的運輸。管道主要分佈在石油、天然氣產地,尤以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最為稠密,並把產地與煉油中心和石油制品消費地連接起來。

  對外貿易 20世紀50年代中以來,隨著西歐、日本經濟實力的增強,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日益下降,1982年其進出口貿易總額占世界的比重為12.4%,但對外貿易額絕對值至今仍居各國之首。與其他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傢相比,美國對外貿易有兩大特點:①對外貿易額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相對較低,1982年出口額占國民生產總值6.9%,進口額占7.9%,這反映瞭美國資源豐富,經濟部門結構完整,對外依賴程度較小;②在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方面,農、礦原料及其半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和工業制成品在進口中的比重都相對較高,從70年代起,多年出現外貿逆差,這表明美國在世界工業制成品市場競爭中的優勢逐漸喪失,農產品出口對平衡對外貿易的作用日見重要。

  1982年在美國出口商品構成中,農、礦原料及其半制成品占29.2%,其中主要是玉米、小麥、大豆、棉花、煙草、水果、蔬菜和肉、乳產品,以及焦煤、石油和石油制品、磷酸鹽等;制造業產品占70.8%,其中化工產品占9.6%,機器和運輸設備占42.1%,其他制成品占15.8%,軍火等占3.3%。在美國進口商品構成中,農、礦原料及其半制成品占37.8%,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即占26.8%,還包括其他20餘種礦物原料以及熱帶農產品等,制造業產品占62.2%,其中化工產品占3.9%,機器和運輸設備占30.1%,其他制成品占28.2%。

  1982年美國對外貿易的地理分佈,發達資本主義國傢占出口貿易57.7%,占進口貿易58%,主要是加拿大(出口15.9%,進口19.1%)、日本(9.9%和15.5%)和西歐各國(28%和21.3%);發展中國傢占出口貿易38.9%,占進口貿易40.6%,其中東南亞、南亞各國占11.8%和13.7%,西亞各國占7.5%和4.8%,南美洲各國占7.2%和5.9%,非洲各國占4.8%和7.3%;社會主義國傢僅占出口貿易3.1%,占進口貿易1.4%。

  地區經濟差異 ① 新英格蘭區。由東北角的6個州組成,占國土面積1.8%,占全國人口5.4%,城市人口比重75.1%(1982)。地形崎嶇,資源較少。移民最早開發的地區,並成為向西擴展的基地;1825年伊利運河開通後,其地位逐步下降,被紐約所在的大西洋沿岸中部區取代。工業歷史悠久。著重發展原料消耗少、要求高度熟練勞動力的工業部門。毛紡織、皮革制品、儀表、飛機發動機、專用工業設備等,在全國有一定地位。主要分佈在南部馬薩諸塞州、羅得島州和康涅狄格州的沿海平原和河谷區,以波士頓以及普羅維登斯、斯普林菲爾德、哈特福德等中、小城市為中心。北部林區有比較發達的紙漿、造紙和木材工業。1981年本區制造業占全國的5.2%。近海漁業資源頗盛。耕地有限,農業較薄弱,以乳牛和養禽業為主,北部緬因州是重要馬鈴薯產區。1982年本區農場銷售值僅占全國1.1%。

  ② 大西洋沿岸中部區。包括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新澤西州,占國土面積2.8%,占全國人口16%,城市人口比重80.6%(1982),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沿海為狹長平原,海岸曲折,多良港;氣候溫暖,富森林、海洋水產和煤礦資源;境內的阿巴拉契亞高地山勢較低,又有通往內地的埡口和河谷,內外聯系方便。伊利運河開通後,曾使紐約成為內地大宗貨物外運最重要的口岸,促進瞭工業和城市、港口的發展。制造業發達,1981年約占全國15.2%,就業人口占全國17.7%,均居各區第二位。部門多樣,電氣設備、儀器儀表、船舶與飛機制造、黑色和有色冶金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工業等占重要地位,服裝、化妝品、制鞋、食品等輕工業部門生產規模也很大。從紐約向南經費城、巴爾的摩,直到華盛頓,大、小城市密集,工業集中,在金融、貿易、航運和科學文化方面也很突出。其中紐約是全國第一大城,經濟中心。此外,沿伊利運河兩岸,從東端的奧爾巴尼至佈法羅之間,也有一系列工業城市,近年原子能發動機、宇航設備等新興工業部門發展較快;西南部有以匹茲堡為中心的重化工業區、美國最老的大鋼鐵工業基地。農業相對薄弱,以種植飼料作物和發展乳牛、養禽業為主,紐約州乳牛頭數居全國第二位,伊利湖畔盛產蘋果。1982年本區占全國農場銷售值的4.2%。

  ③ 中央東北區。包括位於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以及阿巴拉契亞高地之間的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納州、密歇根州和伊利諾伊州,占國土面積6.9%,占全國人口18%,城市人口比重73.3%(1982)。地勢平坦,水網稠密,氣候溫濕,土壤肥沃,煤、鐵資源豐富。19世紀中葉起,大批移民到此,農牧業興起,運河、鐵路、公路相繼建成,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創造瞭條件。20世紀初,蘇必利爾湖區鐵礦開始大規模開發,礦石經五大湖廉價水路和鐵路東運,推動瞭本區重工業的發展。制造業產值及其就業人口均居全國首位,1981年分別占全國22.6%和23.8%。突出的工業部門有以汽車為主的運輸設備制造、機床和農業機械制造、電氣設備、鋼鐵、煉油、化學以及糧食、肉類等農畜產品加工等。大湖南岸形成東西向的工業和城市密集地帶,如全國第二大城芝加哥以及底特律、克利夫蘭等。南部俄亥俄河谷是本區移民最早的地方,分佈許多中、小工業城市,以辛辛那提為中心。農牧業發達,北部屬乳酪帶農區,南部屬玉米帶農區,1982年農場銷售值占全國16.5%,僅次於中央西北區。種植業以大豆、玉米、燕麥等為主,畜牧業以乳牛、肉牛業和養豬業為主,大湖沿岸的蔬菜、水果業也較發達。上述農牧產品產量和牲畜頭數均居全國前列。

  ④ 中央西北區。包括密西西比河與落基山麓之間的明尼蘇達州、艾奧瓦州、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內佈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密蘇裡州,占國土面積14.3%,占全國人口7.5%,城市人口比重63.9%(1982)。大部為平原,土地肥沃,鐵、煤資源豐富。開發較晚,是東部工業區的農礦原料產地。經濟以農業為主,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農場土地面積約占全國1/4以上,1982年農場銷售值占全國26.9%。本區東南部是玉米帶的一部分,東北部屬乳酪帶,西北和西南部分別屬春小麥帶和冬小麥帶;近落基山脈山麓處,氣候幹旱,以放牧業為主。小麥、玉米以及肉牛業、養豬業等均在全國占突出地位。制造業相對薄弱,以農牧產品加工和為農業服務的部門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運輸設備、農業機械、電氣設備等工業有所發展。1982年制造業約占全國7.8%。本區大城市不多,主要集中在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密蘇裡河與東西向鐵路幹線的交會點上,多為農牧產品的集散地、商品交流的中轉站和本區的工業中心,如聖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與聖保羅[ID=sheng_meiguo]、堪薩斯城等。

  ⑤ 大西洋沿岸南部區。位於阿巴拉契亞高地以東,包括從特拉華州至佛羅裡達州的8個州,占國土面積7.7%,占全國人口16.5%,城市人口比重67.1%(1982)。氣候暖濕,是南方的老棉區;沿山麓臺地瀑佈線一帶,早期即利用水力興建工業,出現瞭一批中、小城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棉田縮減,改種大豆和飼料作物,發展養牛和養禽業,其中肉雞數量已居全國首位;煙草、花生等傳統作物,仍在全國保持優勢地位;佛羅裡達半島盛產亞熱帶水果和蔬菜。1982年本區農場銷售值約占全國11.1%。紡織和煙草加工工業歷史悠久,在全國居領先地位;木材加工、紙漿和造紙、食品、電子、造船等工業也較發達。1982年本區制造業占全國12.6%。亞特蘭大是本區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交通中心,其次是裡士滿、諾福克等。佛羅裡達半島旅遊業頗盛,邁阿密是美國最南部的大城市和旅遊、商業中心。

  ⑥ 中央東南區。包括阿巴拉契亞高地以西到密西西比河谷的亞拉巴馬州、田納西州、密西西比州和肯塔基州,占國土面積5%,占全國人口6.4%,城市人口比重55.7%(1982)。發展較慢,經濟相對落後,以農業為主,是棉花、花生、煙草等的重要產區,養牛業也較普遍。1982年本區農場銷售值占全國6.7%。20世紀30年代以來,田納西河流域經過綜合治理,控制瞭洪水,發展瞭航運,建立瞭以水電為主、結合火電和核電的龐大電力系統,形成瞭以諾克斯維爾、查塔努加為中心的工業區,煉鋁、化學、軍火、原子能和農林產品加工工業規模較大。伯明翰[ID=bo_meiguo]附近有煤、鐵資源,是美國南部的老鋼鐵工業中心。位於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新奧爾良,是本區最大的城市,有造船等與港口有關的工業。1981年本區制造業約占全國6%。

  ⑦ 中央西南區。包括得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占國土面積12.1%,占全國人口10.8%,城市人口比重73.4%(1982)。本區開發較晚,但發展很快,成為美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首要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硫磺、鹽等礦的產地,以此為基礎,建立瞭以煉油、石油化工和化學工業為主導,電力、煉鋁、鋼鐵、機械制造、造船、宇航設備、食品等綜合發展的工業體系。1981年本區制造業占全國13.9%,居第三位。工業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其中休斯敦是全國最大的煉油、石油化工和基本化學工業中心,第三大港;達拉斯、沃思堡是內陸地區的主要工業城市。1982年本區農場銷售值占全國12.5%。種植業以棉花、稻米、高粱等為主,是全國最大產區。畜牧業中,牛、羊頭數居全國首位,尤以肉牛業著稱。

  ⑧ 太平洋沿岸區。包括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占國土面積9%,占全國人口13.6%,城市人口比重高達86.9%(1982)。19世紀60年代起隨著橫貫大陸鐵路的興建,逐步移民開發。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成為美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其中加利福尼亞州是全國工、農業產值最高的一州。區內多陡峭山地,人口和經濟高度集中於沿海平原和谷地。如南部的洛杉磯盆地和加利福尼亞谷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屬地中海型氣候,擁有發達的灌溉系統,農業部門多樣,是全國最大的蔬菜、水果產區,棉花、稻米、甜菜以及乳牛業等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沿海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山區森林茂密,多優質用材林,為全國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威拉米特谷地是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農業區,以生產乳類、水果、蔬菜為主;華盛頓州東部的哥倫比亞高原是西部最重要的小麥產區。1982年本區農場銷售值約占全國13.2%。工業中,飛機制造業在全國占突出地位,其他如石油開采與提煉、石油化工、電子電器、宇航設備、原子能、軍火、煉鋁、汽車制造、木材加工、食品等工業部門的生產規模也很大。1981年本區制造業約占全國12.3%。洛杉磯是全國第三大城,本區的經濟中心;其次是聖弗朗西斯科、西雅圖等。

  ⑨ 山地諸州。指落基山區及其以西的山間高原、盆地區的8個州,占國土面積23.9%,占全國人口5.2%,城市人口比重76.4%(1982)。經濟以農牧業和礦業為主。牧場廣闊,經營較粗放,放牧肉牛和毛用羊。20世紀以來,南部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等州灌溉農業興起,成為棉花、甜菜、蔬菜、馬鈴薯等的重要產區。1982年本區農場銷售值約占全國7.4%。銅、鋁、鋅、銀、鈾、鉬等礦的開采在全國居重要地位。山區大河建有大型水電站。其他工業較薄弱,以電機和機械制造等為主,主要分佈在丹佛、菲尼克斯、鹽湖城等城市。1981年本區制造業僅占全國2.8%。山區多國傢公園和遊覽勝地。旅遊業頗盛。

  ⑩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阿拉斯加州占國土面積16.3%,人口僅占全國0.2%。以山地為主,全州1/3位於北極圈內,除南部沿海外,氣候嚴寒,加以地處邊遠,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區尚未開發。礦業是主要經濟部門。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北部普拉德霍灣油田已是全國最大油田之一,油、氣產量現僅次於墨西哥灣沿岸諸州。其他金屬礦如金、銅、鉛、鋅等,目前還開采不多。山區森林茂密,沿海富水產,伐木業和捕鯨業也是當地居民重要經濟活動。最大城市是安克雷奇。

  地處太平洋的夏威夷州由一系列火山島組成。氣候終年暖濕。甘蔗、菠蘿的種植和加工以及旅遊業是最重要的經濟部門。是美國在太平洋中的重要海、空軍事基地和海、空航運的中繼站。

  

參考書目

 C.B.亨特著,北京師范學院《美國自然地理》翻譯小組譯:《美國自然地理》,北京出版社,北京,1980。(Charles B.Hunt,Physi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by W.H.Freeman and Company,San Francisco and London,1967.)

 J.Wreford Watston, The United States, Longman,New York,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