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下遊支流。位於江蘇省西南部。古稱龍藏浦,後稱淮水。秦以後始有秦淮之名,直到唐杜牧《泊秦淮》詩問世後,秦淮河一名始普遍使用。北源句容河和南源溧水河於江寧縣西北村會合,繞江甯縣方山西側北流,過東山鎮、上方門入南京市區。至通濟門外歧分為二:一由東水關入城,經城南夫子廟,出西水關,為內秦淮;一由通濟門繞行城外,為外秦淮。內、外秦淮在西水關外合流,過草場門、定淮門,循石頭城北流,在三汊河匯入長江。另在三汊河附近分支東北流,稱惠民河,過中山橋,至下關入江。以句容北北山為發源地至三汊河入江,全長110公裡,包括溧水河在內,全流域面積2630平方公裡。武定門閘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1959年和1965年先後建成武定門閘和武定門抽水站,用以改善南京市區排污及秦淮河中、下遊平原排洪和引江灌溉條件。1981年從江寧縣東山鎮經南京市西善橋到金勝村江岸,秦淮新河長17公裡,並在河口建有節制閘和抽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