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最大河流。古稱浙江、浙水、浙河、制河。源出安徽省休寧縣西南,皖、贛兩省交界懷玉山脈中的六股尖東坡(六股尖海拔1629.8米,源頭海拔約1350米)。幹流流經皖、浙兩省,於海鹽縣澉浦長山東南嘴至餘姚市和慈溪縣邊境的西三閘的連線入杭州灣。全長605公裡,流域面積4.88萬餘平方公裡。介於北緯28°04′~30°24′,東經117°39′~121°14′。流域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幹流依勢向東北註入杭州灣。河流呈羽狀水系。

>  幹流概況 幹流在新安江水電站以上為上遊。上源馮村河流經皖南山地,到休寧縣鶴城,與源出懷玉山五股尖的梅溪源會合後,稱大源溪。大源溪沿途匯納的諸支流源短流急。從休寧縣流口合小源河至屯溪市間稱率水。到屯溪納支流橫江後稱漸江,在歙縣浦口,練江自北註入。浦口至浙江省建德縣梅城鎮間稱新安江。在歙縣街口以下屬山溪性河流。

  新安江水電站至富春江水電站為中遊。新安江流至梅城,接納支流蘭江和桐江,三江會合成“丁”字形。蘭江為錢塘江最大支流的一段,也是錢塘江水量的主要來源之一,上遊馬金溪源出安徽省休寧縣南部青芝埭尖北坡。至衢州市雙港口納江山港間稱常山港。常山港多流經山區,屬山溪性河流。衢州市至蘭溪稱衢江(或衢港、信安江),蘭溪至梅城間稱蘭江。衢江流經金衢盆地,河道寬廣,水深流緩,出金衢盆地,河床漸見深邃。桐江為梅城至桐廬的一段支流,梅城以下約7公裡的烏石灘起,進入著名的七裡瀧峽谷,峽谷全長約22公裡。富春江水電站建成蓄水後,七裡瀧江面展寬,原淺灘沒入水中;蘭江、桐江部分河道形成水庫。出七裡瀧後,江面開闊。

  富春江水電站以下為下遊。受潮水影響,屬錢塘江河口區。由桐廬到蕭山縣聞堰稱富春江,河床開闊穩定,水流緩慢,堆積顯著,河漫灘發育,基本不受海域來沙影響。聞堰至杭州閘口段,河床寬淺而河道迂回曲折,形如“之”字,故又稱之江。閘口以下始稱錢塘江,後泛指全河流,以湧潮洶湧為其特征。澉浦以下為杭州灣。下段主要支流右岸有壺源江、浦陽江、曹娥江;左岸有分水江、淥渚江。

  氣候與水文 錢塘江流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600~2000毫米,幹流上遊山地降水量高於中、下遊丘陵、平原地區。徑流補給以雨水占絕對優勢,地下水僅占少量。錢塘江徑流總量達431億立方米,徑流深880毫米。

  錢塘江徑流季節分配不均,洪枯水流量相差懸殊。大部分地區(幹流在富陽以上)降水以5~6月最多,河流最大徑流量與此同期。衢縣站5~6月徑流量占全年總量42.2%;蘆茨埠站占39.3%。徑流年際變幅小,年徑流量變差系數0.28~0.38,年際極值比亦較小。錢塘江流域的水蝕模數為100~500噸/平方公裡/年。高值在曹娥江和浦陽江流域,低值在常山以上。錢塘江平均含沙量0.1~0.4千克/立方米。年均輸沙量668萬噸。江水常年清澈,僅在洪水期江水呈混濁狀。河水礦化度、硬度和堿度均較低。

  錢塘潮 錢塘江潮是世界著名大潮之一。尤以農歷八月十八日最壯觀。湧潮的形成和地形關系密切。杭州灣是典型的嗽叭形河口,寬度自灣口向裡急劇收縮,灣口寬達100公裡,至澉浦水面寬20公裡,至杭州僅寬1公裡。潮水上溯時,水體受到急劇約束,潮波能量高度集中,潮差顯著增大,澉浦潮差較灣口大一倍。平均潮差5米左右,最大潮差出現在澉浦,達8.93米。同時,錢塘江河口縱剖面性質獨特。杭州灣內河床平坦,從乍浦以上,開始抬升,抬升的高點在七堡到倉前間,最高點高出基線約10米。從聞堰到乍浦長達130公裡,為一龐大的沙坎隆起。體積巨大的沙坎使澉浦以上河床迅速抬高,低潮水深從灣口向內愈趨變淺,平均水深2~3米,有時僅1米左右。潮波在傳播過程中,因河底逐漸變淺,潮峰傳播速度遠大於潮谷,潮波的前坡漸陡,後波不斷變緩,潮波變形加劇,到尖山附近形成湧潮。湧潮以海寧市附近最大,一般高度1~2米,最大高度達3.7米,至杭州附近湧潮漸趨減弱。

  錢塘江怒潮時,海水倒灌,主要由長江挾帶大量泥沙,經海水搬運淤積於河口段,為沙坎泥沙的主要來源。同時也使河床抬高,水深日淺,嚴重影響河口段的航運和水產捕撈養殖之利。為防止潮患,古來即興建瞭與長城和京杭運河齊名的海塘工程,歷代及1949年以來均不斷加固。

  梯級開發與綜合利用 全流域水力資源蘊藏豐富,可開發能量約205萬千瓦,至1978年底已開發裝機容量131.9萬千瓦。河口區潮汐能量更大。50年代以來,對錢塘江進行瞭梯級開發。興建瞭新安江、富春江、黃壇口和湖南鎮等水庫和水電站。其中新安江水電站總庫容220億立方米,裝機容量65萬多千瓦;富春江水電站總庫容8.74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9.72萬千瓦。黃壇口和湖南鎮水電站為對支流烏溪江進行兩級梯級開發而建成。

  錢塘江蘭溪以下為主航道,通航30~100噸級船舶。杭州以下僅通航外海小輪。新安江是溝通浙西和皖南的重要航道,航道在新安江大壩中斷,上、下分段通航,汽輪溯新安江可達安徽屯溪。其他支流和水庫也有距離不等的通航裡程。流域內人煙稠密,經濟發達。兩岸谷地是良好的農耕區。山地盛產木材、毛竹。河口區海塗廣闊。

  1988年底,通過杭州城東北角開挖7公裡長的河道,將錢塘江與京杭運河重新溝通,實現瞭京杭運河與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錢塘江五大水系的銜接,擴展水運直達距離400公裡,形成瞭以杭州為中心的水運網。

  錢塘江自然風光和人工建築交錯成章。溯錢塘江,過富春江到新安江,形成旅遊勝地,已列為中國第1批重點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