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興重工業城市,黑龍江省第2大城市。位於省境西南部,嫩江中遊。轄7區及龍江、甘南、富裕、依安、訥河、克山、克東、拜泉、林甸、泰來10縣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面積5.26萬平方公裡,人口590.30萬;其中市區面積4365平方公裡,人口138.31萬。原為滿、蒙古各族先民遊獵和兵防要地。清順治九年(1652)前後達斡爾族遷此,“齊齊哈爾”為達斡爾語“邊城”、“邊地”之意。城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年(1691)。1699年黑龍江將軍衙門從墨爾根(今嫩江鎮)移至至此,成為黑龍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後至1954年為黑龍江省省城。1954年後為省轄市。

紮龍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市境地勢平坦,沿江兩岸較低窪,平均海拔145米。年均溫3.2℃,1月均溫-19.5℃,7月22.8℃,年降水量428毫米。春季多大風,較幹旱。位於富饒的松嫩平原,西、北臨近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煤田,東南臨大慶油田,發展工業條件良好。1949年後興建瞭機床、車輛、機械、重機、特種鋼、熱電、焦化和輕工等大中型骨幹企業,工業基礎日益雄厚。特種機械工業主要分佈在碾子山區和建華區;特種鋼和電力、重機等工業集中在富拉爾基區;機床、車輛主要集中在鐵烽區、龍沙區;紡織、制糖、造紙和釀酒等輕紡工業主要分佈在龍沙區;化學工業主要分佈在昂昂溪區。交通發達,有濱洲、平齊、富嫩、齊北等鐵路交匯。公路有明(水)海(拉爾)和齊(齊哈爾)烏(蘭浩特)等幹線交匯於此。嫩江有通航之便。航空辟有至北京和廣州的航線。科學文化體育設施較多,有37個科研機械和重機、化工、師范等高等院校。市內龍沙公園的望江樓和勞動湖景色優美,尤以冬季展出的“龍沙冰景”更為引人。

  位於城東南30公裡的紮龍自然保護區,面積420平方公裡,泡沼相連,草甸成片,常有230餘種水禽飛鳥棲息於此,其中以丹頂鶴最多,故有“仙鶴故鄉”之稱。此外有白頭鶴、閨秀鶴、灰鶴、天鵝、鴻雁、蒼鷺、草鷺和白翅銀鷗等珍禽異鳥。已建為中國第1個大型水禽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