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北部灣的一部分。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欽州市以南。東以犀牛腳半島南面的大面墩(玳瑁洲)、西以企沙半島的天堂角間的連線為其南界,水域面積約400平方公裡。由於北北東向壓扭斷裂和南南東向張性斷裂作用構成欽州灣斷陷,受第四紀冰期後期海侵,使灣內岸線曲折,島嶼棋佈,港汊眾多。其中龍門港有建深水良港的條件。欽州灣北部為茅尾海,有欽江、茅嶺江淡水匯入,餌料充足,魚類資源豐富,水產養殖亦發達。青蟹、石斑、大蝦、大蠔為欽州灣四大名產。灣內有數百公頃紅樹林,鳥類野鴨鴨成群。由眾多島嶼之間的曲折水道形成的龍門七十二涇是欽州八景之一。欽州灣潮汐以日潮為主,龍門港區平均潮差2.55米,最大潮差達5.49米,漲潮潮流流向西北,流速2.8節;落潮流流向東南,流速2.8節。年均水溫21.3℃。欽州灣及其沿岸附近屬中國沿海開放帶。為協調沿海經濟發展,將北海市、合浦縣與欽州地區所屬的欽州和浦北、靈山、防城、上思等縣范圍,合稱為欽州灣地區。面積1.98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欽州灣地區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是廣西和中國西南地區通向東南亞和非洲、歐洲,進入國際市場的最便捷出海通道。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條件良好,適宜種植亞熱帶作物,水產、礦產資源豐富,海灘廣闊,島嶼眾多,海灣曲折,是發展對外貿易和旅遊業的“黃金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