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轄市,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位於省境東部,轄5區及杞縣、蘭考、通許、尉氏、開封5縣。面積6444平方公裡,人口419.33萬;其中市區面積359平方公裡,人口67.9萬。

開封市區

龍亭

  開封一名始於春秋,取“開”拓“封”疆之意,距今已有2600餘年。因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戰國魏、五代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後朝國都均設於此,有“七朝古都”之稱。戰國魏時改名為大梁。東魏置梁州。北周以城臨汴水,改名汴州。五代梁改置開封府為東都,後晉改名東京開封府。後漢、後周、北宋仍名。宋代東京為開封歷史上繁盛時期,人口達百餘萬。金稱汴梁路。明清置開封府。1912年廢府存縣,為河南省會。1948年置開封市。1954年省會遷鄭州。

  市境地處豫東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百米以下。市區西北部多沙丘。年均溫14℃。年降水量634毫米、水熱條件為市郊農業生產提供瞭基本保證。

  20世紀50年代前市區破敗,生產落後。50年代以來,已發展為具有食品、紡織、化工、機械、電力等部門的工業城市。有大型谷物聯合收割機廠、儀表廠、高壓閥門廠、化肥廠、空分設備廠等全國重點企業。工藝美術品有汴繡、草編、年畫、書畫等。工業佈局集中於3個新工業區:以機械工業為主的東郊工業區,以輕、化、紡為主的南郊工業區及以輕工業為主的西郊工業區。隴海鐵路穿越市境,市北黃河可通機帆船。

  市內有河南大學等院校。開封又因養菊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被譽為菊城,以菊花為市花。主要名勝古跡有相國寺、龍亭、鐵塔、禹王臺、繁塔等。相國寺位於市中心區,為1400年前北齊文宣帝創建,現存清建藏經閣和大雄寶殿,在八角殿內有木雕四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巨像,鐘樓上尚存巨鐘,“相國霜鐘”被稱為汴京奇景。龍亭位於市西北隅,原為宋皇宮禦苑的一部分。翰園碑林有刻碑1800多塊,為繼西安、曲阜兩大碑林之後的第3大碑林。全長400米的宋都禦街已於1991年4月落成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