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島嶼託管地(又稱密克羅尼西亞美國託管地)。位於菲律賓以東、巴佈亞新磯內亞以北太平洋上。早在2000~3000年前即有密克羅尼西亞人居住。西元16世紀以來,先後被西班牙、葡萄牙等國佔領。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日本委任統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聯合國交給美國託管。1975年起,先後成立瞭4個自治單位,防務和安全均由美國負責。其中,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已同中國建交。

  ① 馬利安納群島。位於北緯12°~21°,東經144°~1466°。包括塞班、提尼安和羅塔島等16個火山島和附近一些珊瑚礁(隻有8個島有常住人口)。陸地總面積478平方公裡。人口15.9萬(1984),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人。方言較多,屬密克羅尼西亞語系。官方通用英語。居民信奉基督教。1978年1月成立北馬裡亞納聯合邦,行政中心在塞班島的加拉潘。

  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6℃,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每年8~9月多颶風。土地肥沃。塞班島為主要島嶼,面積122平方公裡。島中部為山地,最高點塔波喬山峰海拔474米。島南端有美國空軍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美軍曾在此激戰。提尼安島為第二大島,面積101平方公裡,島上有美軍基地。經濟以農業為主。椰子、魚、甘蔗為主要產品。養牛及蔬菜種植發展迅速。近年旅遊業有較大發展。

  ② 加羅林群島。位於北緯1°~10°,東經137°29′~163°。由雅浦島、特魯克群島、波納佩島、帕勞群島等900多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1161.3平方公裡。人口約9萬(1984),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人。方言較多,屬密克羅尼西亞語系,官方通用英語。居民信奉基督教。1979年5月成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行政中心為波納佩島北部的科洛尼亞。

  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在3500毫米以上,東部高達5000毫米。主要島嶼為火山島,土地肥沃。經濟以農業為主。椰子和魚是兩項主要產品。椰幹年產1萬噸,魚產約6000多萬噸,還有水果等產品。出口主要是椰幹、椰油和魚。進口糧食、建材等。

  帕勞群島。亦譯帛琉群島。位於加羅林群島西部。由巴伯爾圖阿普島、科羅爾島等200多個火山島和珊瑚礁組成(隻有8個島有常住居民)。最大島嶼巴伯爾圖阿普島土地肥沃。島東岸恩吉沃爾和梅萊凱約克是主要居民點。北部、中部叢林密佈,大部分為未開墾荒地。科羅爾島是主要島嶼,建有機場。1981年1月1日成立帕勞共和國,行政中心科羅爾。經濟以漁業和旅遊業為主。

  ③ 馬紹爾群島。位於北緯5°~15°,東經162°~173°。由1000多個珊瑚島礁組成兩列群島:東部的拉塔克群島和西部的拉利克群島。陸地面積180.9平方公裡。人口2.9萬(1984)。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人,還有波利尼西亞人等。屬密克羅尼西亞語系,官方通用英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1979年5月1日成立馬紹爾政府,行政中心是馬朱羅環礁東端的烏利加,附近有機場。

  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各地不同,西部和南部各島在3000毫米左右,北部各島雨量較少,有的隻有300毫米。這裡是曲型的“微型群島”,最主要的島嶼馬朱羅環礁,陸地面積隻10平方公裡,卻由60多個礁嶼組成;另一個重要島嶼為賈盧伊特環礁,面積也隻有10平方公裡,卻由80多個礁嶼組成。群島西北的比基尼和埃尼威托克環礁是美國早期核試驗基地。西部的誇賈林環礁是一個由90多個礁嶼組成的大環礁,礁湖面積達1684平方公裡,是世界上大礁湖之一,島上建有反彈道導彈基地。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生產椰子和魚,還有薯類、蔗糖和香蕉等。除少量椰幹、椰油和魚供出口外,其餘產品主要供當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