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東林黨領袖之一。字存之,又字雲從,世稱景逸先生。南直隸無錫縣(今屬江蘇)人。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授行人。二十一年十一月,因上疏為主持考察而遭擯斥的吏部尚書孫俈、考功司郎中趙南星等人辨白,語侵內閣,謫揭陽縣添註典史。翌年回歸故裡。三十二年,與顧憲成等集會講學於東林書院。抱道忤時的士大夫、退居林野的官僚,與在朝的淮撫李三才等人遙相應合,形成一股政治勢力,攀龍則與顧憲成並稱“高、顧”。顧憲成卒後,由其主持東林大會。熹宗即位,起為光祿寺丞,累官至左左都禦史。支持王之宷、孫慎行、楊漣等人追論梃擊、紅丸、移宮三案,借以消除外戚、勛貴及浙黨方從哲的勢力。又力主澄清吏治,反對恢復征商,並講學於京師首善書院。其操履篤實,因號一時儒者之宗。天啟四年(1624)十月因揭露閹黨禦史崔呈秀貪穢事罷官,削籍歸裡。六年魏忠賢遣緹騎拘捕時,以舊為大臣不可辱而自沉死。崇禎初平反昭雪,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遺著輯成《高子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