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國傢。位於中美洲地區南部,北接尼加拉瓜,東南界巴拿馬,西臨太平洋,東瀕加勒比海。海岸線長1200公裡。面積51100平方公裡。人口241.7萬(1984)。全國劃分為7個省,首都聖何塞[ID=sai_gesi]。

  地處熱帶,多山地和高原。地勢中部高,兩側低,全境明顯分為3個自然區:①中部高地。約占國土面積2/5,自西北向東南縱貫全境。北段瓜納卡斯特山脈是中美洲火山帶的一部分,聳立著一系列火山錐,包括伊拉蘇活火山((3432米)、波阿斯活火山(見彩圖)

哥斯達黎加波阿斯活火山

等;南段的塔拉曼卡山脈為一高大的花崗巖山塊,其中大奇裡波山海拔3820米,是全國最高點。介於南、北山地之間是中央高原,由兩個構造盆地組成,東部為卡塔戈盆地(海拔約1500米),西部為聖何塞盆地(海拔900~1200米),地面堆積火山噴出物,土地肥沃。地勢較高,氣候暖濕,年平均氣溫2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1~4月是幹季。中央高原是全國人口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②太平洋沿岸低地。約占國土面積2/5。由一系列斷層造成的地塹和地壘組成,前者如西北部的瓜納卡斯特低地、尼科亞灣和杜爾塞灣及其鄰近沖積低地;後者如尼科亞半島、奧薩半島和佈裡卡半島等,呈鋸齒狀海岸。氣候炎熱,幹濕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低地1500毫米左右,高地可達2000~3000毫米,適宜發展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西北部較幹旱地帶為農牧區。③加勒比海低地。約占國土面積1/5。海拔不足122米,多沼澤。終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達3000~4000毫米,熱帶森林廣佈。

咖啡園一角

  居民中白人及印歐混血種人占97.6%,黑人占1.9%,餘為印第安人等。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45人。約64%的人口居住在中央高原,其次為太平洋沿岸,加勒比海沿岸人口最少。198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城市人口占總人口43%。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

  公元16世紀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獨立。1823年參加中美洲聯邦。1830年建立哥斯達黎加共和國。中央高原地區開發較早,西班牙移民在此種植咖啡、甘蔗和糧食作物,飼養牲畜。獨立以後,隨著聖何塞—蓬塔雷納斯鐵路的修建,居民移向西北部熱帶草原發展畜牧業。1892年通向利蒙的鐵路建成,加勒比海沿岸逐步開發。20世紀初香蕉、可可等種植園先後在太平洋沿岸和加勒比海沿岸興起。

  中美洲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傢。1982年國內生產總值26.1億美元,人均產值1125美元,居中美洲各國首位。1980年農業就業人口占全國26.9%,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17.8%,農產品出口占出口總值70~80%。全國可耕地和草場分別占國土面積9.6%和30.7%,森林占36.1%。農業中咖啡和香蕉占重要地位。咖啡主要分佈在中央高原;1980年播種面積8.1萬公頃,產量11.3萬噸,約占出口總值的1/4;香蕉主要分佈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沿岸地區;1980年產量118.7萬噸,在中美洲僅次於洪都拉斯,約占出口總值的1/5。其他供出口的農產品還有蔗糖、可可等。糧食作物以玉米、稻米、豆類等為主,自給有餘,大部分分佈在中央高原。畜牧業比較發達,1980年牛存欄數為218.3萬頭,牛肉和活牲畜為重要出口商品,占出口總值的9%(1980)。

  工業以食品加工、紡織、制糖、卷煙、制革等輕工業為主,新興的化學、石油加工、機械等工業發展較快。1980年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24.8%,工業就業人口占全國24.1%。主要工業中心是聖何塞、蓬塔雷納斯和利蒙。

  公路總長28525公裡,其中鋪面公路2568公裡(1981)。泛美公路縱貫全國,為最重要的幹線。鐵路總長931公裡(1981),蓬塔雷納斯—聖何塞—利蒙線為全國主要幹線。太平洋沿岸的蓬塔雷納斯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利蒙為全國兩大海港。首都聖何塞是國際航空線的中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