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第二長河。在薩伊稱薩伊河。最上源流謙比西河出自坦噶尼喀湖東南高地,海拔1760米。幹流流貫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向西註入大西洋,全長4640公裡,在非洲僅次於尼羅河(若以出自薩伊東南部加丹加高原的盧阿拉巴河為源,則全長4320公裡)。幹支流流經安哥拉、尚比亞、坦桑尼亞、中非、喀麥隆、剛果和薩伊等國。流域面積370萬平方公裡,其中60%以上在薩伊境內;河口年平均流量41300立方米/秒,年入海水量13026億立方米,流域面積和流量量均僅次於南美洲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二位。基桑加尼以上為上遊段,長2440公裡。謙比西河自源頭西南流經高原、沼澤、湖泊地,至紮伊爾邊境折向北稱盧阿普拉河,穿過姆韋魯湖後稱盧武河,西北行至安科羅匯入盧阿拉巴河。盧阿拉巴河長2200多公裡,流經高度不等的高原面及陡坡地帶:先通過海拔約1500米的加丹加高原,流勢較平緩,河道可通航;至南緯11°附近時河流穿越長70公裡的峽谷段;自佈卡馬以下,穿行於沼澤、湖泊間,水流緩慢,可行船;孔戈洛至金杜段水流湍急,多瀑佈,不能通航;金杜以下河谷寬闊,水流平緩,過赤道降入盆地低處,形成博約馬瀑佈。以下河段稱剛果河(紮伊爾河)。(見彩圖)

剛果河

  基桑加尼至金沙薩為中遊段,長約1700公裡。流經剛果盆地中部,水網稠密,水流平穩,河道比降小,平均每公裡下降僅0.07米。河寬在基桑加尼約800米,往下驟然展寬,最寬處達14公裡,河中散佈沙洲、島嶼。赤道附近兩岸分佈大片沼澤、湖泊,馬伊恩東貝湖為流域內大湖泊。中遊段河系發達,有數十條支流匯入,最大支流為誇河-開賽河(長2500公裡),次為烏班吉河(長1940公裡)。各支流上遊多分佈於剛果盆地邊緣,地勢高,河道窄,陡坡地帶有瀑佈、急流。

  金沙薩以下為下遊段,長約500公裡。先通過長360公裡的峽谷段,河寬收縮至400~500米,最窄處不足250米,總落差270米,形成一系列急流險灘和瀑佈,其中從金沙薩至馬塔迪約175公裡河段內,有32級瀑佈,統稱利文斯敦瀑佈群;馬塔迪以下流入沿海低地,河寬1~2公裡,水深20~100米,可行海船,經博馬汊流入大西洋。河口形成深水溺谷,寬達數公裡,水深達100~200米。

  由於赤道兩側豐沛降水交替補給,水量大,年內變化較小。幹流中、下遊每年出現兩次洪峰,最高峰在年末,由赤道南側諸流造成,次高峰在春末,由赤道北側諸流造成。在金沙薩年平均流量40400立方米/秒,1961年特大洪水年達73600立方米/秒,1905年少水年為21400立方米/秒;徑流年內分配較均勻,最小月流量(8月)占全年流量6.5%,最大月流量(12月)占11.4%。

  水運發達,幹流及39條通航支流構成巨大水運網,通航裡程近2萬公裡。水運繁忙河段集中於剛果盆地。由於利文斯敦瀑佈群的阻礙,內陸船隻無法直達大西洋,在瀑佈急流段多建有鐵路以銜接運輸。幹流主要航段包括:佈卡馬至孔戈洛,長645公裡;金杜至烏本杜,長300公裡;基桑加尼至金沙薩,長約1740公裡;可通行海船的馬塔迪至河口段,長138公裡。

  水力資源豐富。估計水力蘊藏量1.32億千瓦,占世界總蘊藏量1/6。主要水利工程為英加大型水電樞紐,位於利文斯敦瀑佈南端,距馬塔迪約40公裡。在其上25公裡河段中,水位落差達100米。英加工程年設計裝機容量為3900萬千瓦,1972年動工,1974年已部分發電,全部建成後將是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之一(見紮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