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西北部邊境城市,西北邊境省首府,白沙瓦專區、縣行政中心。位於喀佈爾河支流巴拉河西岸,西距開伯爾山口16公裡,海拔340米,由老城(12.5平方公裡)和兵營組成,人口55.5萬(1981)。曾為古代犍陀羅王國都城。犍陀羅文化發祥地。中國高僧法顯、宋雲和玄奘都曾遊歷此地。因扼開伯爾山口,一直為次大陸通中亞的陸上交通要衝、商隊貿易中心和兵傢必爭之地。城市幾經興衰變遷。1849年為英國侵佔,辟為英國軍事基地。1867年設市。城市佈局與建築有濃厚的普什圖文化化特征。居民多屬帕坦人,操普什圖語。巴基斯坦獨立後,城市建築和現代工業有一定發展,喀佈爾河上瓦薩克水電站(16萬千瓦)的建成,為城市振興提供瞭動力基礎。主要工業有紡織、制糖、水果罐頭、制鞋等,手工業以陶瓷、刺繡、銅器、象牙制品和刀劍制作等著稱。有鐵路和公路幹線與全國主要城市聯系,西經開伯爾山口通喀佈爾的國際公路是巴基斯坦與阿富汗聯系的大動脈。市內建築密集,街道曲折狹窄,沿街多集市。有白沙瓦大學、畜牧及林業研究機構。著名建築甚多,有錫克城堡、默罕伯特汗清真寺(建於1632年)、白沙瓦博物館(內藏大量犍陀羅時期的佛教雕刻等藝術珍品),在城東沙阿吉德裡土崗上有次大陸最大的佛塔遺址(建於公元前2世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