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最北部海域。介於亞洲與北美洲之間,西為蘇聯西伯利亞東北部,東為美國阿拉斯加,南界阿留申群島,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的楚科奇海相通。白令海峽最狹處僅85公裡。亞洲、北美洲和蘇、美兩國的分界線以及國際換日線通過該海域和海峽。1724年7~8月和1741年6月丹麥航海傢V.白令曾率隊兩次在此探險,並穿過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故名。海域輪廓略呈三角形,東西最寬處2380公裡,南北長約1580多公裡,面積230.4萬平方公裡。白令海分為東北和西南兩半部;東北部部大陸架寬廣,水深一般不足150米;西南部為深水盆地,包括科曼德爾海盆和阿留申海盆,水深超過3600米,最深為4151米(54°N,171°E)。平均水深1640米,海水總體積379.6萬立方公裡。地處北緯51°22′~66°31′,氣候嚴寒。北部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南部受極地海洋氣團影響,海區氣壓梯度很大,全年少晴朗天氣,風暴猛烈,夏季霧重,冬季多雪。自北向南,年平均氣溫-8~4℃,年降水量260~1000毫米,表層海水年平均溫度1~5℃,含鹽度31~33‰。由於風急浪高,多霧和有浮冰,給航行帶來困難。北部海域從10月到次年6月封凍,不能通航。浮遊植物160餘種,以矽藻類的海藻為主。魚類300餘種,重要的有鮭、鯡、鱈、鰈、大比目魚等。海獸有海豹、海獺、海象、海獅等。北部大陸架蘊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海底有金、錫礦,但均尚未開發。兩岸重要港口有普羅維傑尼亞(蘇)和諾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