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佛教文化遺址。在中西部的馬哈拉斯特拉邦奧蘭加巴德東北75公裡的阿旃陀山中。石窟鑿於該山的一處新月形暗色巖陡崖上,共30窟。其中陡崖中部的5窟最早,鑿於西元前1世紀左右。此後沿兩邊伸展,工程一直延續到西元7世紀,曆800~900年鑿成。西元640年前後玄奘曾到過此地,並描寫這裏的伽藍“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臺,背巖面壑”。但以後隨著佛教在印度的失勢,其地亦棄,石窟遂不為世人所知,直至1819年才重新發現。石窟自西至東依次編號,4號窟為支提(佛殿)),餘皆為毗訶羅(僧房),其中一窟(30號)為泥土所埋,至1956年才發掘出來。阿旃陀石窟熔建築、雕刻、繪畫於一爐,是印度古典文化藝術保留至今最完好的范例。石窟前部有陽臺、門窗和列柱,雕刻工致,富麗典雅,鐫有菩薩、仙女、象、鹿等裝飾。入門便是殿堂,內設列柱、佛龕和佛塔等,毗訶羅內沿石壁還鑿有石床。窟內石壁,各種壁畫琳瑯滿目,有的以《本生經》為題材,有的以王公貴族和宮廷生活為題材,其中1號窟中遮盧加王補羅稽舍接見波斯來使圖,尤有重要歷史意義。此外還有許多反映印度古代人民生活和花草鳥獸的壁畫。後期作品多系笈多風格。

阿旃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