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城市和河港,阿斯旺省首府。在東南部尼羅河“第一瀑佈”下的東岸。人口19.4萬(1980)。歷史上為埃及南部通往努比亞的門戶,水運和駱駝隊商的交匯點。在古埃及時代,曾是與蘇丹、埃塞俄比亞進行貿易的中心(柯普特語“阿斯旺”即“市場”之意)。現為省行政和工商業中心。有鋼鐵、制鋁、化肥、制糖、紡織、制革、水泥等工業,還開採鐵礦和石料。市內保留大量寺廟和陵墓,如著名的菲萊神廟、阿佈森佈勒神廟等;埃萊方丁博物館藏有本省歷史文物。旅遊業較盛,為冬季遊覽勝地。鐵路、公公路通開羅、亞歷山大等城市,設國際機場。城南有2座水壩,1902年建成的舊壩,距城5.6公裡,壩高53米,長2152米,水庫蓄水53億立方米,可發電34.5萬千瓦,灌田57萬公頃。1970年7月竣工的阿斯旺高壩,位於舊壩上遊6.4公裡,高壩呈拱形,高111米,長3830米,壩上遊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納賽爾湖,長500公裡,平均寬10公裡,面積5000平方公裡,蓄水1640億立方米。有灌溉、防洪、發電、運輸的綜合效益。每年可提供740億方穩定可靠的灌溉用水,年發電100億度,通過2條500千伏高壓輸電線輸往開羅和下埃及,並供應本地。納賽爾湖已成為大型淡水漁場。尼羅河下遊的航運能力也得到改善。阿斯旺高壩管理局設於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