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首都(政府設在海牙)、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位於艾瑟爾湖西南阿姆斯特爾河口多條鐵路、公路、內河、運河幹線交匯點上。面積170平方公裡。人口68.7萬(1983),包括周圍衛星城在內93.6萬(1983)。

  地處低荷蘭地區,地表由第四紀全新世沉積物組成,海拔1米以下。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運河及艾瑟爾湖為城市供水來源。

  原為漁村,12770年因其附近築阿姆斯特丹防洪堤而得名。中世紀後期與波羅的海、地中海沿岸國傢廣泛開展貿易,並向海外殖民地掠取熱帶農業原料,發展成為荷蘭重要港口和最大商業城市。1612年制訂瞭運河計劃,佈置沿河建築,形成保留至今的面積8平方公裡的半圓形市中心。19世紀初為荷蘭王國首都。1865~1876年修通北海運河,1952年鑿成阿姆斯特丹-萊茵運河,港口運輸條件改善,造船等工業迅速發展,市區環老城向南向西擴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北、東部興建港口和工業企業,1949~1972年期間市區面積擴大近2倍,隨著港口和工業發展,城市人口增長較快。1650~1850年由10萬增至22萬,至1900年達50萬。但從20世紀60年代起,因部分職能轉變,市區人口逐年平均遞減約萬人。

  荷蘭第二大港,西歐國際大宗貨物(礦石、煤、谷類、木材、石油)過境港之一。船隻經北海運河和阿姆斯特丹-萊茵運河過閘進出。北海運河最深達13.5米,可駛載重8.5萬噸貨輪,遠洋貨運量年約2300萬噸。阿姆斯特丹-萊茵運河年通行10多萬船隻(載重噸位共3000萬噸)。荷蘭西部陸空運輸中心。鐵路和公路幹線通蘭斯塔德和鄰國主要城市。城西南8公裡斯希波爾有現代化國際機場。(見彩圖)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火車站

  荷蘭最大商業、金融和工業中心。集中有全國主要銀行、保險公司和交易所,占有全國銀行業務的35%以上。綜合性工業城市,以鋼鐵、化工、機械、造船、電子、電器、印刷出版、金剛石加工、縫紉、食品業為主,其中艾默伊登是全國重要鋼鐵工業中心,年產鋼500萬噸;金剛石加工量占世界80%,機械、印刷業產值占全國1/5,化工就業人數占全國1/5以上。

  歐洲藝術名城,荷蘭文化、旅遊中心。設有皇傢科學院,兩所大學和圖書館。音樂廳和博物館馳名世界。王國博物館收藏有雕刻、首飾、繪畫等珍貴藝術品。市區古跡和西部海濱地區是主要遊覽勝地,旅遊業是市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阿姆斯特爾河口的老城為市中心。老城40%建築為中世紀遺跡,保留有古城堡、市政廳(現皇宮)等。城市西、北、東為港口和工業區,市區上百條運河縱橫交錯,形成90多個島嶼,由600座傳統石拱橋和現代化開合橋相連,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街道狹窄,交通網呈放射狀,建有城市鐵道和地下鐵道。老城多靠徒步或自行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