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北宋政治傢。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幼孤,因母改嫁至京東路淄州長山縣朱氏,改姓朱,名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複本姓。監泰州西溪鎮鹽倉,請築捍海堤,長數百裡,後人稱為“范公堤”。天聖六年(1028),上上書言朝廷得失、民間利病,為宰相王曾所知,晏殊薦為秘閣校理。宋仁宗趙禎親政,由陳州通判召為右司諫。值江淮、京東大旱,出使安撫東南,開倉賑災,奏蠲折役茶和江東丁口鹽錢。以諫仁宗廢皇後,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東)、蘇州。景祐二年(1035),權知開封府,輿論以為“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在朝極言人主當註意用賢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權力,為百官所圖,以為用人應各當其才;又以為洛陽險固,應逐漸充實儲備。因反對宰相呂夷簡擅權,出知饒州(今江西波陽)、潤州(今江蘇鎮江)、越州(今浙江紹興)。宋西夏開戰後,任陜西帥臣,曾分延州兵為六將,每將三千人,分部訓練,量敵眾寡出戰,熙寧將兵法即以此為本。西夏人說他“腹中自有數萬甲兵”。在陜西數年,築青澗、大順城,修復胡盧、細腰等砦;開營田,羌族歸業者數萬戶,邊防賴以鞏固。慶歷三年(1043)召為樞密副使,旋改參知政事。上疏條陳十事,建議改革吏治,裁汰冗濫,選賢任能,並論減徭役、厚農桑、修武備等事。這些建議大都被宋仁宗采納,陸續施行。史稱慶歷新政。但因新政損害瞭官僚貴族的利益,遭到強烈反對,被誣為“朋黨”。慶歷五年,罷參知政事,出知邠(今陜西彬縣)、鄧(今河南鄧縣)、杭等州。皇祐四年(1052)卒,謚文正。

  范仲淹又是文學傢,他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廣為傳誦,有《范文正公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