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傣族聚居地。中國熱帶作物基地及著史風景名勝遊覽區,有中國熱帶動植物王國之稱。位於雲南省境西南部,介於北緯21°10′~22°40′,東經99°55′~101°50′,東南部與老撾、緬甸接壤。轄景洪、猛臘、猛海3縣。面積1.9184萬平方公裡,人口73.19萬;其中少數民族達50.66萬,以傣族(24.99萬)為主,其他有哈尼、拉祜、佈朗、基諾、瑤等。

西雙版納大勐龍曼飛龍塔

  西雙版納的熱帶地區,多分佈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熱河谷和陷落盆地內,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均利於南方海洋性濕熱氣流北上,生物氣候條件十分優越,故分佈有熱帶北緣的雨林、季雨林,而與之同緯度的世界其他地區卻基本為幹旱草原與沙漠。西雙版納自然環境可謂得天獨厚,為中國熱帶生態系統保持較完整的地區。熱帶森林覆蓋是構成西雙版納地區優越自然條件的決定因素,亦為發展農業和橡膠的天然保障,同時又是珍稀動物賴以生存、繁殖的基礎。自第四紀以來未受冰川影響,使新、老動植物多薈萃於此,以豐富、古老、特有、珍貴而聞名全國,有“動植物王國皇冠上的綠寶石”之譽。自治州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1/500,但高等植物竟達4000餘種,約占全國的1/7,其中有被稱為活化石的雲南蘇鐵、桫欏等30餘種;特有樹種有細蕊木蓮、望天樹等153種;還有稀有種西南紫薇、隱翼、鐵力木等134種和珍貴藥用植物龍血樹、美登木、白木香等。哺乳動物占全國總數的1/4,中國絕大部分靈貓類和靈長類動物幾均集中於此。亞洲象、印度野牛、白頰長臂猿、鼷鹿、印支虎等均為西雙版納所特有,亦為國傢一類保護珍稀名貴動物。鳥類占全國總數的1/5以上,孔雀雉、棕求犀鳥、白喉犀鳥等均為特有種。全自治州已列為國傢重點綜合自然保護區,可分為勐臘瑤族區保護區、勐臘尚勇保護區、勐臘小勐倉保護區、景洪勐養保護區和勐海曼稿保護區5片,面積共2000多平方公裡。

  西雙版納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產地,又為世界海拔最高、緯度最北的植膠區和中國主要橡膠產區之一。作物一年三熟,有“滇南谷倉”美稱。西雙版納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遊覽區,除每年一度的傣族潑水節、“趕擺”、賽龍舟等少數民族的傳統活動外,還有傣傢竹樓、景真八角亭、大勐龍的曼飛龍塔、勐倉熱帶植物園、勐遠石灰巖洞等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風光,發展旅遊業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