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佤族聚居邊境縣,思茅地區轄縣。位於省境西南部,西與緬甸為鄰。面積1391平方公裡,人口7.44萬。少數民族約占全縣人口的94%,其中72%為佤族,另有拉祜族、傣族等。縣府駐西盟鎮,人口0.3萬餘。本縣西漢屬哀牢地,東漢、蜀漢、晉、宋、齊均屬永昌郡地。唐南詔時屬銀生節度地。宋大理為裸黑部地。元屬木連路軍民府。明屬孟連長官司,屬雲南佈政司。清屬鎮邊廳。1914年改屬瀾滄縣。1965年以瀾滄縣部分地區設西盟佤族自治縣。縣境地處橫斷山系縱谷區南段,氣候溫暖而而潮濕,年均溫15.2℃,年降水量2812.9毫米,最多年達3289.6毫米,最少年亦達2041.4毫米,為雲南省境的“雨城”。河流主要有南康江和庫杏河等,屬薩爾溫江水系,流域面積廣,流量大,水利資源豐富。全縣耕地萬餘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的7.7%,復種指數約131%。農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小麥和油菜、花生、甘蔗及茶葉等。並產柑橘、菠蘿等水果。山間林木繁茂,有林地2萬公頃,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雲南松林等,森林覆蓋率為15.4%,森林蓄積量195萬立方米,現僅有少量采伐。縣境有鉛、石棉及銀等礦產,建有小型采鉛礦和煉鉛廠及農機具、汽車修配、榨糖、釀酒、糧油加工、陶器、木器等小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