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轄市,中國著名牲畜、糧食集散地。位於省境中部。轄1區及郾城、臨潁、舞陽3縣。面積2617平方公裡,人口217.01萬;其中市區面積60平方公裡,人口18.72 萬。市區在19世紀末尚為小寨子,名螺灣河,後“螺”雅化為“漯”。1906年平漢鐵路通車後為漯河鎮。1950年改鎮為地轄市。因地當沙河、澧河交匯處,上通襄城、舞陽、下通安徽蚌埠等地,豫東平原農副產品多經沙河水運至各地,使漯河鎮成為沙河上的主要轉運港。後利用其周圍豐富資源,發展瞭食品、造紙、皮革和和農業機械等工業。出產荷花牌衛生紙、如意牌香水紙巾、皮革制品等。京廣鐵路縱貫南北,漯(河)寶(豐)、漯(河)周(口)鐵路橫穿市區並在此接軌。全長200 多公裡的漯(河)阜(陽)地方鐵路已於1990年8月開通。沙河由北部穿過,夏、秋兩季可通機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