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古稱閬水、渝水。因流經陝西省鳳縣東北嘉陵穀而得名。上源為白龍江和西漢水。前者發源於四川省若爾蓋縣的郎木寺;後者發源於秦嶺西南,因在漢江之西,故稱西漢水。直至陝西省略陽縣兩河口以下始稱嘉陵江,與白龍江相匯於四川省廣元縣昭化。全長為1119公裡。昭化以上為上遊,行經高山地區,多暴雨,有“一雨成災”之說;昭化至合川為中遊,有航運之利;合川以下為下遊段。流域面積16萬平方公裡,超過漢江,居長江支流之首。河口流量2120立方米/秒。嘉陵陵江切穿華鎣山南延3支脈後。形成風光奇麗的瀝鼻、溫塘、觀音3峽谷,於重慶匯入長江。四川省境內水力理論蘊藏量1522萬千瓦,可開發水力資源551萬千瓦,上遊白龍江建有碧口大型水電站。水運年貨運量占四川內河航運年貨運量的1/4,是四川重要航道之一。江中魚類多達163種,居四川省各河之首。廣佈於嘉陵江流域的紫紅色砂泥巖,質地松脆,植被覆被率僅13.7%,水土流失嚴重。

  嘉陵江支流眾多,屬樹枝狀水系,最大支流有涪江和渠江。前者又稱遂河。發源於四川省平武縣境內的雪寶頂,長700公裡,流域面積3.64萬平方公裡。水力資源372萬千瓦;後者也稱潛水,發源於大巴山,至三匯鎮以下始稱渠江,長720公裡,水力資源205萬千瓦。涪江和渠江在合川匯入嘉陵江。曲流發育為其最大特征。從廣元張王廟到合川龍洞沱,直線距離僅200多公裡,而河道蜿蜒長達600公裡,且多環形、菌形曲流。尤以南充、武勝間的河段為典型,有“九曲回腸”之稱。

  位於嘉陵江支流西河上的升鐘水庫,蓄水量為13.39億立方米,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