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南方民族。由於部落分散,支系眾多,不相統屬,又有“百濮”之稱。濮分佈在長江中遊巴楚地區及其西南,相傳曾參加周武王伐紂的戰爭。周宣王時,楚國內訌,王弟叔堪曾逃難於濮地。春秋初,楚漸強大,開始向濮地擴張。周平王時,“楚蚡冒於是乎始啟濮”;楚武王時,又“開濮地而有之”。至楚莊王初,濮人勢力仍盛。楚四周民族趁楚大饑群起叛楚,百濮也在麇人率領下“聚於選。將伐楚”。選在今湖北枝江一帶,可能是當時濮人聚居之地,麇人可能是百濮部落的首領。楚莊王在打敗各族後,很快強強大起來,“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裡”,楚地濮人大部被征服,逐漸同楚人融合,並與楚人、蠻人、戎人等共同創造瞭春秋戰國時期的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