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山西省靈丘縣西南平型關附近伏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1937年8月日軍佔領平津後,在華北以平津地區為出發地,向中國軍隊發起新的進攻。沿平綏線西進的日軍於9月13日佔領大同,接著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企圖突破晉北防線,進逼太原。平型關正面由閻錫山的晉綏軍防守,八路軍一一五師擔任敵後側擊任務。八路軍一一五師開抵平型關以西之大營鎮待機,準備迎擊進犯平型關之敵。

  9月22日,日軍板垣師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由靈丘向平型關進犯,並占領東跑池地區。23日,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命令一一五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側擊日軍。當日,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令獨立團、騎兵營向靈丘、淶源方向活動,擾亂敵之後方,牽制和打擊增援之敵,並率主力於當日夜進至平型關以東之冉莊、東長城村地區。24日,一一五師決定在平型關東北關溝至東河南鎮道路兩側高地,采取一翼伏擊的戰術手段,殲滅由靈丘向平型關進犯之日軍;並於當晚冒雨進入伏擊陣地。25日晨7時許,日軍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和大批輕重車輛全部進入伏擊圈。八路軍居高臨下,突然開火,並乘敵混亂之際發起猛攻,迅速將敵分割,分段圍殲。日軍雖頑抗,但無法挽回其敗局,一部被殲,一部向東跑池方向逃跑,至13時許戰鬥勝利結束。當日黃昏,一一五師一部向東跑池日軍展開攻擊,由於晉綏軍未按計劃出擊,致使該敵由團城口突圍。是役,共殲滅日軍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一千餘人,擊毀汽車百餘輛,繳獲大量武器和軍用物品,取得瞭全國抗戰以來第一個殲滅戰的勝利,打擊瞭日軍的侵略氣焰,粉碎瞭“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並極大地鼓舞瞭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見彩圖)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首戰平型關告捷。圖為八路軍挺進平型關

平型關戰場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