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轄縣和建材基地。位於市境北部、燕山南麓。面積1451平方公裡,人口74.21萬。縣府駐城關鎮。薊縣春秋時為無終國。秦漢時為無終縣。隋置漁陽郡,唐改薊州漁陽縣。明清為薊州。1913年改薊縣。抗日時屬冀東革命根據地。原屬河北省,1973年劃歸天津市。1988年劃入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北部山地和南部平原面積大致相等。源於燕山的州河、洵河及其支流於下倉附近匯入薊運河。州河上遊的於橋水庫於1960年建成並攔洪蓄水,1984年引灤入津工程完成後為天津用水來源。<

  薊縣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棉花、瓜菜。因是天津市唯一有山地區,故又是溫帶幹鮮果(柿、梨、蘋果、核桃、板栗等)、中草藥(酸棗仁、知母、柴胡、遠志、桔梗等)和建材生產基地。1949年前工業僅有兩傢手工業作坊。現地方工業初具規模,已建立冶金、化肥、農機、水泥、建材、造紙、服裝、紡織等工業,工廠多分佈於縣城附近。津薊鐵路縱貫南北,京秦和大秦鐵路橫穿東西。與京、津(市區)、唐等主要城市均有鐵路相通。縣城的獨樂寺是中國現存古老木結構建築之一。觀音閣高23米,是中國現存雙層樓閣建築最高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城西北13公裡處的盤山,可分為3盤:上盤松勝、中盤石勝、下盤水勝,因其林巒秀異,山水清奇,有“京東第一山”之美稱,躋身於中國“十五大名勝”之列。此外,縣城北30公裡處有黃崖關古長城遺址,1984年重修後開放。縣城北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厚近萬米,1984年成立國傢級地質自然資源保護區。

獨樂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