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山,著名風景旅遊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90年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秦稱黟山,唐天寶六年(747)改名黃山,別稱“黃嶽”。自然風景優美,明代地理學傢、旅行傢徐霞客曾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贊。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山脈中段,面積約1200平方公裡,其中有154平方公裡劃為風景區。黃山系江南丘陵的組成部分,沿東北—西南方向延伸。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巖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多懸崖峭壁和深谷,形成石柱、石筍等獨特的黃山花崗巖峰峰林地貌。區內有已命名山峰72座,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為黃山三大主峰。蓮花峰海拔1873米,為安徽省最高點。黃山自然風景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峨眉山之清涼,並以山石、青松、雲海、溫泉為“黃山四絕”;此外有2湖、16泉、24溪及巖、洞、潭、峰等勝景。全山計有風景點400多處,現已開放140餘處。山上盛夏均溫僅18℃左右,山下溫泉水溫42℃左右,宜避暑、療養。

  黃山植物覆蓋率達56%,種類多達1452種,是華東植物薈萃之地,尤以產黃山松和名茶“黃山毛峰”、名藥“靈芝草”馳名中外。植物垂直分佈明顯,大致海拔1100米以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1100~1600米為落葉闊葉林帶;1600米以上為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帶。鳥類有170種,獸類48種,主要珍禽異獸有白頸長尾雉(山雞)、獼猴(黃猴)、短尾猴(青猴)、梅花鹿、野山羊、四不象、豹、八音鳥、白鷴鳥、相思鳥等。黃山的旅遊事業有很大發展。1979年以來,每年登山遊客都在40萬人次以上,最高年份達百餘萬。

黃山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