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語族的一部。最早出現於《遼史》,按契丹讀法Onggirad譯為王紀剌,《金史》按女真的讀法Gonggirad譯為廣吉剌或光吉剌。與此相應,元代也有甕吉剌、雍吉利、雍吉烈、甕吉裏、甕吉剌和弘吉烈、晃吉剌兩類譯法。蒙文史書《黃金史》、《蒙古源流》和波斯文《史集》皆拼寫成Qonggirad,證明後一類譯音反映蒙古多數人的讀法。

  據《史集》記載,所有蒙古人分屬於蒙古尼魯溫和迭兒列斤兩大族系。弘吉剌是迭兒列斤的一支,金代散居於於呼倫湖東南;其別部孛思忽兒則居於呼倫湖和額爾古納河以東,北至得爾佈爾河一帶。迭兒列斤和尼魯溫兩部相互通婚,成吉思汗幼年就同弘吉剌孛思忽兒部首領特薛禪之女孛兒臺定瞭親。以帖木哥阿蠻為首的弘吉剌部,多次參與反蒙古部的聯盟。特薛禪則支持成吉思汗,並最先率部歸服。因此,成吉思汗建國,將全體弘吉剌人劃為三千戶,封特薛禪之子按陳、孫赤窟等為千戶長。弘吉剌部參加瞭征金、平西夏等歷次戰爭,並逐漸擴充為萬戶。1214年,成吉思汗分封新得自金朝漠南的土地,將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西北、東北地區賜給按陳弟兄,從此弘吉剌部遷到瞭漠南。

  1237年,窩闊臺汗有旨:弘吉剌氏“生女為後,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絕”。成吉思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鐵穆耳、武宗、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泰定帝、元文宗圖帖睦爾、寧宗、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的皇後都出自弘吉剌氏;弘吉剌貴族也相繼娶歷代皇帝和宗王之女。按陳死後,弘吉剌萬戶由子納陳的後裔繼承,因五戶絲食邑在濟寧路,屬古魯國地,故先後被封為濟寧郡王、濟寧王和魯王,所娶公主都封魯國公主。

  赤窟的曾孫昌吉駙馬,世祖時出鎮西寧州,因此這支弘吉剌人遷到瞭青海。赤窟的食邑在濮州,原郡名濮陽,故昌吉等先後被封為寧濮郡王、濮陽王。濮州治鄄城,所娶公主都封鄄國公主。又因昌吉新分地西寧州在岐山以西,其弟脫脫木兒又進封為岐王。

  至元七年(1270),納陳子斡羅陳於答兒海子(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裡諾爾)西建城名應昌。元貞元年(1295),斡羅陳弟蠻子臺於駐冬地建城名全寧(今內蒙古翁牛特旗烏丹城)。後以這兩城為中心設路,各領一縣。達魯花赤、總管及以下官屬,都由魯王自選。應昌、全寧二路地處漠南,地勢較好,與中原物資交流方便,經濟文化比漠北各部有較大發展。王府牧場“畜馬牛羊累巨萬”。牧業以外,出現瞭專業的弘吉剌種田戶。王府有人匠總管府,聚集瞭許多為貴族服役的各種手工匠人。由中原通往漠北的主道從答兒海子經過,元朝正式設帖裡幹(蒙語,意為車)驛道,軍隊和商旅的往來,糧食的貿易、倉儲和北運,促進瞭這裡商業和城鎮的發展。

  弘吉剌貴族同元朝皇室一樣,大多信奉佛教。應昌、全寧修瞭不少寺院。此外,又仿照中原各地建孔廟,辦儒學,修建東嶽、三皇等神廟。魯國大長公主祥哥剌吉喜好收藏繪畫,傳世元畫中有不少是她的收藏品。

  元亡,順帝出奔上都。洪武二年(1369)六月,明將常遇春等率軍到全寧,敗元軍,進兵上都。順帝逃往應昌,三年四月死在這裡。五月,明軍進據應昌。七年,李文忠又進軍全寧,斬魯王,獲魯王妃。十四年,明將沐英等進軍公主山長寨,獲全寧弘吉剌四部以歸。從此,弘吉剌部趨於衰落。

  

參考書目

 《元史》卷118《特薛禪傳》,中華書局,北京,1976。

 P.Pelliot et L.Hambis,Histcire des Campagnes de Gengis-khan,Leiden,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