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於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約在西元前6世紀,由波斯人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所創立。《波斯古經》(Avesta)謂世界上有光明與黑暗,兩者為善與惡之源,人宜棄惡就善,應崇拜光明。故敬拜火光及日月星辰。中國古代以其拜火及天,故稱之為火祆,省為祆教,俗稱拜火教。3世紀時,波斯薩珊王朝定此教為國教,遂盛行於中亞。中國南朝梁時及北朝元魏時,始知其教。《魏書·西域傳》謂波斯國俗事火神、天天神,《梁書·諸夷傳》亦謂滑國(都拔底延,今阿富汗馬紮裡沙裡夫西)事天神、火神。滑國鄰接波斯,故漸染其俗。其教東傳,當是先經今新疆南部。《北史·西域傳》謂焉耆、高昌都俗事天神,應是由波斯商賈傳來。北魏後期及北齊、北周並有祀胡天的記載。胡天即指祆教的崇拜天神。看來傳入中國的祆教,有瞭某些變化,如產生瞭對神像祈禱等現象。又祆教的祭司名為薩甫,北齊鴻臚寺典客署有京邑薩甫,諸州薩甫官名。典客署掌管接待外國使臣及客商,反映當時來華的胡商中有不少祆教徒。

  唐代前期及中期,對各種宗教都很尊崇,當時來華經商的胡人極多,故在長安及洛陽均有火祆祠,供每歲胡商祈福。又設薩寶府官,主祠祆神。地方上,特別是河西走廊諸州,也有祆祠。祆教主要是在華的胡人信奉,唐朝禁民祈祭,但也有可能私下傳佈。唐武宗會昌(841~846)年間,禁毀佛寺,同時對西方傳來的祆教、景教、摩尼教所謂“三夷教”的祠寺也加禁毀,僧徒並令還俗(見會昌廢佛)。祆教在中土受到一次大打擊,會昌以後弛禁,到宋代還有殘存的祆祠。南宋以後,中國典籍上罕見祆祠名稱。

  

參考書目

 陳垣:《火祆教入中國考》,《陳垣學術論文集》第1集,中華書局,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