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傢經本。一稱“漢石經”。其字體為一字隸書,故又稱“一字石經”。漢代立五經於學官,置十四博士。各傢經文皆憑所見,並無供傳習的官定經本。博士考試亦常因文字異同引起爭端,甚至行賄改蘭臺漆書經字。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靈帝許可。於是,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由蔡邕等書石,鐫刻四十六碑,立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傢圪壋村)前。碑高一丈許,廣四尺。所刻經書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和《公羊傳》、《論語》。除《論語》外,皆當時學官所立。石經以一傢本為主而各有校記,備列學官所立諸傢異同於後。《易》、《書》、《禮》三經校記不存,無可考;《詩》用魯詩本,有齊、韓兩傢異字;《公羊傳》用嚴氏本,有顏氏異字;《論語》用某本,有盍、毛、包、周諸傢異字。共約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這對糾正俗儒的穿鑿附會,臆造別字,維護文字的統一,起瞭積極作用。石碑已毀,北宋以來屢有殘石出土。近人馬衡匯為《漢石經集存》,存八千餘字。考證其源流的有顧炎武《石經考》、萬斯同《石經考》和張國淦的《歷代石經考》等,可供參考。

熹平石經殘片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