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在今新疆境內所置三州之一。貞觀始置,天寶、至德時改名交河郡。領高昌、柳中、交河、蒲昌、天山五縣,治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南高昌故城,即哈拉和卓古城)。寶應元年(762)後改高昌為前庭。(見彩圖)

隋唐時期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高昌故城遺址 新疆吐魯番境內

  唐貞觀十四年(640)滅高昌麹氏王朝,以其地設西昌州(不久改稱西州),並設安西都護府於交河(今新疆吐魯番西)城。顯慶三年(658)都護府移治龜茲。開元二年(714)設天山軍於州城內,駐兵五千,馬五百匹。安史之亂後,吐蕃陷隴右,西域被隔斷,當地居民閉境固守,至貞元七年(791)始為吐蕃占領。咸通七年(866),北庭回鶻仆固俊破吐蕃取得西州,名義上復歸於唐,成為歸義軍節度使所轄的一州(見沙州歸義軍)。

  西州天寶時有居民近五萬人,大部分是漢魏以來屯戍當地的漢人後裔,又有昭武九姓及西突厥等民族。唐在此推行瞭均田制、租庸調、府兵制、學校等與內地相同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文化制度。

  西州地處盆地,東西八百裡,南北五百裡,扼天山南北孔道,又當中西交通要沖。谷麥一歲再熟,盛產葡萄、佈(即棉佈)。是唐朝經營西域的軍事重地,其州治還是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

  20世紀以來,在唐西州故城及其附近的洞窟、墓葬中,出土許多文物和唐西州時期的官私文書(見吐魯番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