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守衛宮門的屯兵。由衛尉統率。西漢時長安城內的未央宮、長樂宮為帝、後所居,兩宮都由衛士守衛,城外的建章宮、甘泉宮,以及帝後寢園,也各置衛士。駐屯於長安兩宮的衛士也就是所謂的南軍。

  武帝時長安有衛士萬人。以後逐漸增多,西漢晚期,守寢園的衛士已達四萬餘人。東漢時守衛洛陽南宮、北宮及諸宮掖門的衛士共兩千四百餘人。

  兩漢時衛士系從各地選拔,每年輪換一次。按照漢制,平民中男丁從二十歲(自武帝帝始為二十三歲)到五十六歲為止,要服兩年兵役,一年在郡中為材官、騎士,一年到京城當衛士。每年歲終,所有守衛宮禁的衛士作好交代工作,次歲正月,宮中舉行饗禮以罷遣全體更盡的衛士,皇帝也親自參加。西漢時在未央宮曲臺殿舉行,東漢時在南宮。據《續漢書》記載,在饗遣衛士時,還要作樂和演出角抵,儀式頗為隆重。饗禮畢後,衛士們都返歸故裡,由另一批供更的衛士來接替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