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別部。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為五弩失畢部,置五大俟斤;五咄陸部,置五大啜。突騎施賀邏施啜即五大啜之一。7世紀50年代初期,受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統屬。658年,唐平定阿史那賀魯後,以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置嗢鹿都督府,突騎施阿利施部置絜山都督府,又置崑陵、濛池兩都護府以統之,並隸安西都護府。武則天時,以原領五弩失畢部之阿史那斛瑟羅為竭忠事主可汗、濛池都護。斛瑟羅殘暴,不為突厥所附。突騎施首領烏質勒本為斛瑟羅之莫賀達幹(突厥官名),能撫士,有威信,胡人順附,由由此崛起,置二十都督,各督兵七千,以楚河流域之碎葉城為大牙,伊犁河流域之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為小牙。轄境東鄰後突厥,西接中亞地區的昭武九姓,盡有斛瑟羅故地,而服屬於唐。699年,烏質勒遣子入朝,706年,受封為懷德郡王。708年,封西河郡王,使者未至而烏質勒死,子嗢鹿都督娑葛代統其眾,勝兵至三十萬,唐封之為金河郡王。其將闕啜忠節與之不和,唐相宗楚客受忠節賂,支持忠節。娑葛遂襲擒忠節,殺唐使馮嘉賓,敗唐安西副都護牛師獎。安西大都護郭元振以娑葛理直,表請赦除其罪,娑葛乃降。後娑葛為後突厥默啜可汗擒殺。復有突騎施別種車鼻施啜蘇祿收拾餘眾,自立為可汗,眾至二十萬(一說三十萬),稱雄於西域,給予當時向中亞發展的大食人以沉重打擊,大食人因而稱之為“觝頂者”(Abū Muzāḥim,意為牛或象等沖撞觝頂的龐大動物)。713年唐任命蘇祿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賜號忠順可汗。時蘇祿處於唐與後突厥、吐蕃之間,對三方均保持密切關系。唐以阿史那懷道女為金河公主妻之,蘇祿又娶於後突厥、吐蕃,三女並為可敦。後與唐安西都護杜暹有隙,結吐蕃兵掠安西四鎮,圍安西城,聞杜暹入為唐相,乃退去。復遣使入朝。738年,蘇祿為其下大首領莫賀達幹所殺,突騎施復亂,蘇祿子吐火仙立,與莫賀達幹相攻。娑葛之後稱“黃姓”,蘇祿之後稱“黑姓”,更相仇殺。779年後,葛邏祿強盛,據有楚河流域,突騎施二姓衰微,遂為所役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