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行買辦和洋務企業活動傢。字景星,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少年時在香港教會學堂學習六年,其後在一傢拍賣行當助手兩年。1851年(咸豐元年)起,先後在香港英國殖民政府和上海海關擔任譯員十年。1863年(同治二年)進入上海怡和洋行充當買辦,經理庫款,經營絲茶出口貿易,開展航運,擴大洋行在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的勢力。同時,繼續從事自己的商業活動,大量附股洋行經營的保險、航運企業,並為洋行企業吸引大量的華商資本。

  1873年,,他離開怡和洋行,投身於李鴻章主持的輪船招商局的改組工作,任總辦,成為洋務派官僚的有力助手。他在擔任招商局總辦期間,為這個洋務企業招徠大量資本。他不但自己投資,而且把原為中國商人所有而委托洋行經營的輪船,也轉搭招商局營運。從此,招商局的營業狀況頗有起色。1876年(光緒二年),他受李鴻章委托,又開始籌辦開平煤礦。這是他一生中經營時間最長的企業。從勘察礦址、擬定計劃,到籌集資本、正式開采,都由他一手主持。19世紀末,該礦年產量曾達七十多萬噸,居當時所有官商煤礦之首。開平煤礦的組成或附屬部分,如中國自營的第一條鐵路──開平鐵路和中國自營的第一傢水泥廠──唐山細棉土廠,也都是在他的倡議或主持下興辦的。隨著企業活動的擴大,他的聲譽日益提高。李鴻章不但稱贊他既“精習船務生意”,又“於開采機宜”“胸有成竹”,而且給他以“堪備各國使臣”的保舉。1892年10月7日(光緒十八年八月十七),唐廷樞病死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