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中亞講伊蘭語的粟特人居住地區的名稱。又作窣利(sūlīk),古代波斯稱之為Suguda。主要位於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善河(唐代文獻作那密水)流域。澤拉夫善河東西長約650公裡,沿河有許多綠洲和灌溉管道,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尤以出產瓜果及葡萄酒著稱。自西元前5世紀以來,這裏相繼出現瞭瑪拉幹達(Maracanda)、阿弗拉西阿蔔(Afrāsiāb)、瓦拉赫沙(Varakhsha)、阿濫謐(Ramithana、Ramitan)等城鎮,前兩者形成康國((即薩末鞬、颯抹建,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後兩者形成安國(忸蜜、副貨、佈豁、捕喝,今蘇聯烏茲別克佈哈拉)。6~8世紀初是粟特地區經濟與文化最發達的時期,除為首的康國、安國之外,還存在著另一些城邦國傢,如:石國(赭時、者舌、柘支,今蘇聯烏茲別克塔什幹一帶)、米國(弭秣賀,當位於康國東南)、史國(羯霜那、乞史、佉沙,今蘇聯烏茲別克沙赫裡夏勃茲)、何國(屈霜你伽、貴霜匿,康國西北約40公裡處)、曹國(劫佈呾那、伽不單,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北)。

  以上康、安、石、米、史、何、曹七國的名稱,均見於各種漢文文獻。據說,這些城邦居民始居祁連山北昭武城,被匈奴擊破,西逾蔥嶺,到達粟特地區,枝庶皆以昭武為姓,示不忘本。《新唐書》在以上七國之外加火尋(貨利習彌,今阿姆河下遊一帶)、戊地(伐地,又名西安國,今蘇聯烏茲別克佈哈拉西)而統稱之為昭武九姓國。據《北史》、《隋書》,王姓昭武者還有小安國(又名東安、喝捍,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西北)、那色波(又名小史,今蘇聯烏茲別克卡爾希)、烏那曷(今阿富汗安德胡伊)、穆國(今蘇聯土庫曼查爾朱;一說蘇聯土庫曼馬裡)、汗(今蘇聯烏茲別克費爾幹納)等。至於昭武的確切意義,學界至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

  中世紀粟特人的特點是擅長經商,他們長期操縱著絲綢之路上的國際轉販貿易,這使他們在四周鄰國的政治生活、東西文化交流中起瞭重要的作用(見昭武九姓)。7世紀中葉至8世紀中葉,昭武九姓國作為唐朝的羈縻州府,隸屬安西都護,從而受到唐中原地區的某些影響。例如,粟特錢幣方孔圓環,與開元通寶形制無異,唯錢幣上的王名鐫以粟特字母。目前,考古發掘出土的粟特錢幣上的王名有許多已可與漢文文獻記載的昭武九姓王名相印證。從8世紀初起,大食勢力越過阿姆河北上,粟特地區逐漸為大食所控制。751年(唐天寶十載),唐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率漢、蕃兵三萬至怛邏斯(今蘇聯哈薩克江佈爾城附近),與大食將領齊亞德·本·薩利赫(Ziyādb.Ṣāliḥ)交戰,唐軍因葛邏祿部臨陣叛變而敗績。唐軍被俘虜的工匠將中國造紙術傳至康國,粟特紙遂廣泛傳佈於穆斯林世界和歐洲。

粟特地區5~6世紀藏骨盒模印浮雕裝飾 比亞·乃慢出土

  在12世紀以前,粟特語因粟特人四處經商而成為廣泛流行於中亞的語言。敦煌古代烽燧下曾發現“古粟特語信柬”,年代當在3世紀初或4世紀初。19世紀末葉以來,在蒙古高原多次發現粟特語與古回鶻語的雙體語言碑刻。近幾十年,考古學者在撒馬爾罕以東的穆格山(Mug)和片治肯特(Panjkent)等地發掘到瞭中世紀粟特文書和文物。古回鶻文字體來自粟特文,老蒙文和滿文又受到古回鶻字體的影響。

  

參考書目

 V.V.Barthold,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4thed.,Porcupine Press,Londo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