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之一。匈奴貴族劉曜所建,實為漢[ID=han_shiliu]政權的繼續。都長安(今陝西西安)。曆一主,十一年。318年七月,漢主劉聰死,子粲繼立,為匈奴貴族靳準所殺。鎮守長安的劉聰族弟劉曜聞變,發兵攻靳準。十月,曜自立為皇帝。與此同時,石勒亦以討伐靳準為名,率軍攻破漢都平陽,於是,自平陽、洛陽以東之地盡入勒手。319年,曜徙都長安,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此後劉曜、石勒常相攻伐。328年,兩軍大戰於洛陽城西,劉曜飲酒過量,兵敗被擒,前趙主力被消滅。石勒勒軍乘勝西進,曜太子劉熙棄長安,逃奔上邽(今甘肅天水)。329年九月,勒軍攻占上邽,殺劉熙,前趙亡。

  劉曜繼承劉漢政權胡、漢分治的政策。一方面以子劉胤為大司馬、大單於,置單於臺於渭城(今陜西咸陽),自左、右賢王以下皆用少數族豪酋充當。另方面又大體沿用魏晉九品官人法(見九品中正制),設立學校,肯定士族特權,與漢族的豪門望族相勾結,以維護其統治。此外,還仿效劉淵、劉聰徙民都城地區的辦法,將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大量徙置長安一帶,以便直接控制。前趙全盛時,擁兵二十八萬餘人,據地有今陜西、山西、河南、甘肅各一部,當時,關隴氐、羌,莫不降附。前涼張茂,亦遣使貢獻(見圖)。

成 前趙 前涼 後趙(3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