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對國內地主資產階級武裝叛亂,保衛共和國,抗擊德、意法西斯武裝幹涉的革命戰爭。1931年4月,西班牙發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1936年2月,西班牙共產黨、左翼共和黨、社會黨和勞動者總同盟等民主力量組成人民陣線聯合政府,實行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西班牙地主資產階級對此極為仇恨。7月17日,西班牙駐摩洛哥殖民軍將領F.佛朗哥發動武裝叛亂。叛亂迅即蔓延到西班牙本土。西班牙人民在人民陣線領導下,奮起保衛共和國,迅迅速平定瞭馬德裡、巴塞羅那等大城市的叛亂,將叛軍壓縮到邊境地區。為控制西班牙這一戰略要地,打擊英國在地中海的勢力並從側後包圍法國,德、意法西斯公然對西班牙進行武裝幹涉。叛軍在德、意的援助下,於9月開始向首都馬德裡發起進攻。西班牙人民在54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組成的“國際縱隊”配合下,進行瞭馬德裡保衛戰。此後,雙方進行瞭畢爾巴鄂戰役、特魯埃爾戰役和埃佈羅河戰役。由於兵力懸殊等原因,共和國軍接連失利。1938年12月,叛軍在加泰羅尼亞地區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戰役。翌年1月,共和國軍被迫放棄巴塞羅那。2月11日,叛軍進抵西法邊界,共和國陷入嚴重困境。3月5日,共和國軍中央戰線司令S.卡薩多上校發動政變,讓開瞭通往馬德裡的道路。28日,馬德裡陷落。4月初,叛軍占領全部國土,共和國政府被顛覆。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一次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它為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提供瞭試驗場。此次戰爭表明:空軍具有強大的威力,大量集中使用空軍收到瞭顯著效果;集群坦克在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支援下實施沖擊獲得瞭巨大成功。

戰鬥在馬德裡前線的西班牙共和國政府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