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平衡表主要項目之一。反映本國與外國間資本往來的交易形成的國際債權債務增減。簡稱資本項目。

  資本帳戶專案上反映金融資產的國際交易,不包括金融當局(通常為中央銀行)在國際儲備資產上進行的國際交易。資本專案的內容很廣,包括諸如本國購買外國有價證券,本國銀行在外國向個人、企業、政府提供貸款,外國購買本國的金融資產和有價證券,外國在本國銀行的存款,等等。資本專案很複雜,交易的申報往往有遺漏,資料也不很確實,資本專案的統計通通常有較大出入。

  在資本項目的國際交易中,如果一方輸出資本,對外投資,在本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列為借方金額;相應地輸入資本一方,在其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列為貸方金額。如果這項交易是國際借貸,到期清理,對方償還債務,本國收回債權,各自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借貸兩方作相反的記錄。至於借貸的利息等,則列入各自的勞務收支項下,不反映在資本帳戶中。

  資本項目分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兩類。直接投資指一國的投資者在他國買進某項所有權益以控制該項資產。例如,跨國公司在外國投資成立子公司。證券投資則不以控制為目的。證券投資又分股權投資和信貸投資。股權投資指購買企業股票但不求對該企業實施控制,投資者承擔一定風險但有股息和其他收益。信貸投資有不同形式,都享有優先的要求清償的權利,其收益僅限於約定的利息。股權投資沒有期限規定,信貸投資則規定清償期限。信貸投資按期限再劃分,通常1年以內為短期,1~5年或10年為中期,5年或10年以上為長期。期限劃分的標準實際並非一律,可按金融資產的原定期限,也可按購進某項資產的日期與約定清償期之間的差距等劃分。劃分標準不同,金融資產和負債的期限分佈狀況也有所不同。

  短期資本有很高的流動性,其交易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既有短期資金融通,也有套利、套匯的資金流動,有一定的投機性。短期的國際交易已達到很大的規模,沖擊國際金融市場,是西方經濟不穩定的一個因素。長期資本的流動性較低,可以抵補經常帳戶差額。有些國傢把經常項目差額與長期資本交易的差額合並計算,稱為基本差額或基礎收支差額。把縮小基礎收支的逆差作為一項政策目標。

  資本帳戶各項目都是年度流量。與此相關的存量是本國在外國的投資餘額和外國在本國的投資餘額。如果把金融當局的國際儲備資產合並計算,可以得出本國的國際投資凈餘額。上述凈餘額為正還是為負,表明本國對外是凈債權國還是凈債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