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價格總水準公開上漲,而以物資供給短缺、黑市盛行、配售面擴大、黑市價格與國傢控制價格差額擴大等形式表現的一種通貨膨脹。又稱隱蔽性通貨膨脹。當一國政府以計畫統制、資金控制、物資配給、票證配售、價格管制等經濟措施壓制價格波動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圖1中,

P為價格, Q為產量, S為供給曲線, D為需求曲線。在無價格控制時,均衡點為 E 0,此時 P e是均衡市場價格, Q 0為均衡產量。假設政府實行價格控制, 最高限價水平為 P 0,此時供給和需求受到的影響分別為:在 P 0水平上,廠商願意供給數量是 Q 1,它由價格水平 P 0與供給曲線 S的交點 E 1決定;但需求卻為 Q 2,它由 P 0與需求曲線 D之交點 E 2決定, Q 2Q 1,過度需求為 Q 1 Q 2。這時,物價上漲的壓力來自總需求與總供給存在的缺口,而且這種缺口不可能經由廠商和消費者的自主活動加以彌合的形式表現出來。存在抑制性通貨膨脹,過度需求隻能通過三種辦法解決:①供給配額,即憑票供應 OQ 1量商品,需求者人人有一份,但數量不足;②用隨機排隊方式分配 OQ 1,這時,需求者能否獲得商品取決於機會;③出現黑市交易,其中形成的價格不僅高於控制價格 P c,而且高於市場均衡價格 P e而達到 P f

  黑市交易如圖2,

S′和 D′分別代表黑市上的商品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當價格為 P 0時,黑市上無產品供給。如果自由市場上商品供給的 價格彈性和需求的價格彈性與沒有價格控制時一樣,則黑市價格與均衡價格一樣,即 P e。如果黑市上商品供給彈性相對小或需求價格彈性相對大,或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則自由市場價格將高於 P e,即 P e。後者是黑市的常態。當黑市存在時,貨幣的交易手段職能受到限制,隻有同其他票證一起,貨幣才具有購買力。這時,票證往往也具有貨幣價格,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交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