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交易的對稱。證券交易所以外進行的證券交易的總稱。

  場外交易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有些證券在發行以後不能夠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有些證券即使在交易所上市,由於各種原因也常常在交易所外成交。有些不為人知的公司,其證券不可能在交易所內進行交易,隻能在熟悉者中間流轉。也有一些證券由於被某一集團控制,或其安全性不夠好,或其價格偏高,因而難以在交易所內成交,隻能在場外市場進行交易。美國場外交易比較發達,據統計有1/3的普通股、大部分公司司債券和所有的政府債券都是在場外交易市場進行買賣的。

  場外交易與交易所內交易的不同點主要是:①沒有正式的組織,也沒有固定、集中的交易場所。②由於市場分散,買賣證券的手續也比較簡便,加之電信設備比較完備,交易活動很少在櫃臺前直接進行,多依賴電信聯系成交。③證券交易所的證券價格采用競價拍賣的方式決定,而場外交易則采取議價方式,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④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多為以100股為成交單位的整股交易,場外交易則比較靈活,零星碎股也可成交。

中國最大的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中心的工作現場

  場外交易的活力,主要在於買賣雙方能繞過證券商和經紀人,以雙方議價方式進行交易。對證券發行者來說,它一方面為中小公司的股票和債券提供瞭交易渠道和新的交易機會,另一方面為那些高質量的證券、政府債券和大公司的股票提供瞭一個極其巨大而方便的銷售網絡。但是,場外交易的組織性和穩定性均遠不及證券交易所,比較容易發生交易上的偏誤行為。因而各國政府都制定有關管理制度,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