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鵬

  京韻大鼓演員。河北省壩縣人。青年時期在農村廟會說唱大書,1900年左右在天津演唱,不久去北京拜史振林為師,改唱小口大鼓(經過改革的木板大鼓)。白雲鵬於1910年前後經常在京津曲藝場所演出。由於他結合個人天賦、生活經歷,選選擇適合自己說唱的題材譜曲創腔,逐漸形成瞭吐字清晰、韻味醇厚,長於表達書中人物內心感情的獨特藝術風格,成為京韻大鼓的一個流派,人稱“白派”,與劉(寶全)派、張(小軒)派齊名。白派京韻大鼓的代表曲目除說唱《紅樓夢》故事的《黛玉焚稿》、《寶玉娶親》、《哭黛玉》、《探晴雯》外,《孟薑女》、《花木蘭》、《草詔敲牙》、《樊金定罵城》、《千金全德》等書段也是在藝術上經過長期錘煉深為聽眾喜愛的曲目。五四運動以後,白雲鵬在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下,演唱瞭具有進步思想內容的《提倡國貨》、《勸國民》等新唱段;抗日戰爭時期,他經常演唱《哭祖廟》等節目,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愛國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雲鵬積極傳藝授徒,革新鼓曲藝術,於1951年入中國戲曲研究院工作。他的學生有富少舫、程樹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