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作品。1958年,馬少波、範鈞巨集根據賀敬之、丁毅同名歌劇改編,中國京劇院演出。劇本1959年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北京市卷》。敘述陝北某地的地主黃世仁於除夕之夜,逼迫佃戶楊白勞將獨生女喜兒頂租。楊白勞悲憤交加,深夜服鹵水自殺。黃世仁派爪牙穆仁智搶走喜兒。喜兒未婚夫王大春夜入黃傢營救不成,逃亡他鄉。喜兒飽受黃傢母子欺淩,複遭黃世仁蹂躪,逃入深山荒嶺,以野果充腹,鬢髮皆白。村民誤以為白毛仙姑顯靈,在奶奶廟焚香設供,祈求護佑。王大春參加八路軍,隨軍解放瞭傢傢鄉。得知白毛仙姑事,黑夜持槍察訪,與喜兒重逢。減租減息運動中,當地人民政府根據群眾要求,判處黃世仁、穆仁智死刑。大春與喜兒得慶團圓。劇本保持原歌劇的基本情節和“舊社會將人變成鬼,新社會將鬼變成人”的主題思想;運用京劇唱、念、做、舞等表演手段和傳統程式,並且根據內容的需要,在劇本、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方面作瞭革新的嘗試。京劇《白毛女》的藝術實踐提高瞭古老的戲曲形式反映現代生活的信心。中國京劇院演出的《白毛女》,由李少春飾楊白勞,杜近芳飾喜兒(見彩圖),葉盛蘭飾王大春,袁世海飾黃世仁。1958年,燕鳴京劇團也排演瞭京劇《白毛女》,由趙燕俠飾喜兒。

京劇《白毛女》(李少春飾楊白勞,杜近芳飾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