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於清代的曲藝曲種。以演唱者所用的擊節樂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的起源,傳說不一。始見於清康熙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中記載:“八角鼓,形八角,手擊之以節歌,都門有之。”《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內蒙古自治區卷》的序言記載,內蒙古滿族八角鼓老藝人說:“八角鼓原是滿族在關外牧居時的民間藝術。滿族人民常在行圍射獵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娛。”又說:“八角鼓原系一種坐腔岔曲形式”,形成於“清康熙、乾隆時期”、“乾隆、嘉慶以後,已無專業藝人,僅由八旗子弟做非營業性的演出,清唱於於廳堂筵席之前。”北京地區八角鼓藝人的傳說,見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文小槎者,外火器營人。曾從征西域及大、小兩金川。奏凱歸途,自制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單弦雜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簡稱為槎曲,後訛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訛也。此皆聞之老年票友所傳,當大致不差也。”《昇平署岔曲》一書的引言所記略同,隻是“文小槎”之名作“寶小岔”。

  八角鼓自乾隆末年以後,盛行於滿族旗籍子弟中間,多組織票房,編詞演唱以為自娛。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種演唱形式:①岔曲。②群曲,由多人齊唱、輪唱,有鼓、板、鑼、鈸和弦樂伴奏。劉振卿《八角鼓遺聞》記述滿族票友宗承芝說:清乾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凱旋後,將乾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萬民樂》、《龍馬吟》等滿語軍歌譯為漢文,以八角鼓曲調譜曲,用苗、瑤等少數民族樂器金川鼓、大銅鐃、銅鈸、小鑼等擊節,使軍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票友應邀在親友的喜慶堂會上演唱,民國以後已漸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的曲藝團體曾對這種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來演唱,稱為“單弦聯唱”。③拆唱八角鼓,由演員分飾正、醜腳色,根據曲詞內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趕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節目為多。因其演唱近於戲曲,俗稱“八角鼓帶小戲”。這種演唱形式興起於乾隆、嘉慶之間,嘉慶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潯陽詩稿》中有一支小曲,專詠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況。演唱時以醜腳為主,曲詞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諢的說白,近於相聲的逗哏,徒供聽眾取笑,趣味不高,已漸衰落。④單弦。⑤雙頭人,演唱內容與單弦相同。清代對演員自彈自唱的形式多稱為單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擊節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稱為雙頭人,或說雙頭人是由兩人共操一擔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彈撥,同時輪唱曲詞的形式。

  清代旗籍子弟組織票房演唱八角鼓時,還包括一些其他曲藝、雜技形式,稱為“全堂八角鼓”。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說:“八角鼓之全堂,分鼓、溜、彩三種為完備。鼓,唱也;溜,相聲之類;彩,戲法。”北京藝人的說法略有不同,認為“鼓”指八角鼓、北板梅花大鼓、聯珠快書等形式;“溜”應作柳,指旗籍子弟喜唱的馬頭調等小曲之類;“彩”指古彩戲法、相聲、雙簧等形式。

  清代俗曲總集《霓裳續譜》、《白雪遺音》、《百萬句全》、《牌子曲五種》、《別本牌子曲五種》等書中都收錄瞭不少八角鼓曲本。但在《霓裳續譜》中收錄的曲詞,都是乾隆年間歌童演唱的腳本,作品在情趣、格調上與滿族旗籍子弟編唱的曲詞不同。

  八角鼓在清代嘉慶、道光以後,由於旗籍士兵在各地駐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愛好,流傳到很多地區。相傳凡漕運、鹽運所經的城鎮,都有八角鼓傳唱。現代在山東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滿族八角鼓發展而成的新城戲,都與八角鼓有直接的淵源關系。另外,河南的大調曲子、甘肅的蘭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種,在曲體結構、曲詞格律等方面也與八角鼓有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