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用來覆蓋其顏面以起裝扮作用的一種化妝用具。面具在原始舞蹈以及祀神等宗教活動中就早已使用。戲劇的形成與舞蹈、祀神等活動有關,因此面具也就成瞭戲劇演出中的一種重要手法。據說古希臘悲劇中使用面具是由忒斯庇斯第一個引進的,後來埃斯庫羅斯又作瞭改進。這些面具一般用亞麻、軟木或輕質木料做成,再飾以彩繪,形象生動、真實。在亞裡斯多德的《詩學》中悲劇包含6種成分:情節、性格、言詞、思想、形象及歌曲,其中形象就是指面具和服裝。面具的主要作用是:①裝扮角色。古希臘悲劇演出出後來增加到瞭三個演員,但他們所要表演的角色卻常常超過三個,一個演員通過變換面具和服裝就可以表演幾個角色。②刻畫形象。面具說明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和主要精神狀態,而且加以概括性處理,在表情上適當地誇張和強化,使觀眾可以一目瞭然。③傳遠聲音。希臘劇場容量大,觀眾多,面具的嘴部形似小喇叭,有助於演員發音清晰、聲音傳遠。

  公元前5世紀,希臘戲劇演出頻繁,使用面具很多,但未留下實物。雖然演員的面具各具特點,但悲劇歌隊的面具彼此相同。喜劇面具則變化較多。公元前1世紀,面具形狀更為放大和誇張,趨向於程式和類型化。公元2世紀羅馬學者包魯克斯在著作中談到希臘悲劇使用將近30種面具,新喜劇中使用40多種面具。羅馬人承襲瞭希臘的傳統,但面具形象更為古怪。

  中世紀在歐洲流行宗教劇,劇中魔鬼都是依靠面具裝扮出的獸頭怪物。文藝復興時期,宮廷中出現瞭假面舞劇,民間也興起另一種假面喜劇,它們都以使用面具見稱。但假面喜劇中使用面具,隻罩沒演員的顏面,或罩其一半,或僅罩一雙眼睛。造型輕巧、誇張,強調角色的某些特征,目的在於幫助演員塑造定型的角色。

  東方國傢的歌舞或戲劇演出中也使用面具。日本盛行於14~15世紀的以唱為主的能樂,其面具還要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造型極為精美,它的面具全由主角“仕手”一人使用,他可以變換面具以扮演不同角色,演出采取象征手法,具有優雅風格。中國古代的儺舞和由此發展出來的儺戲,演員也戴面具表演,造型威武兇猛。而蘭陵王戴面具參戰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在傳統川劇中,某些角色可以在觀眾面前迅速改變面具,以有效地表現角色情緒變化。其他如印度、爪哇等戲劇中也都使用過面具。

  戲劇演出的造型因素經歷瞭許多變化,但面具的運用在20世紀演出中仍有一定地位。①有些用以演出以擬古為目的的希臘悲劇和喜劇。如由希臘國傢劇院每年演出的古典悲劇以及英國國傢劇院演出的戴面具的希臘古典悲劇。②現代戲劇傢在寫作新劇時也間或采取使用面具的手法,借以產生特殊的戲劇效果,如E.奧尼爾的《瓊斯皇帝》、F.迪倫馬特的《物理學傢》等戲。③有些劇團使用面具已成為獨特的演出風格,如美國的面包和木偶劇團,演員戴面具與木偶同臺演出。中國近年來在話劇演出中也使用瞭面具,如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出的《死者對生者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