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

  中國香港電影導演。遼寧錦州人。曾就讀於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及上海市立劇校。1948年11月到香港大中華影片公司從影。1949年初考入永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後為演員,參演《狗兇手》等影片。1953年擔任影片《翠翠》的助理理導演。1954年與薑南、古森林共同導演影片《嫦娥》。1955年,獨立執導《雪裡紅》、《馬路小天使》,初露頭角,被聘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導演。1956~1963年,在邵氏公司執導21部影片,其中有獲第5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的《貂蟬》(由此片掀起黃梅調電影潮流)、獲第6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的《江山美人》、獲第7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的《後門》、獲第2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以及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室內攝影特別獎的《楊貴妃》及《倩女幽魂》、《武則天》等。1963年,到臺灣創辦國聯影片公司,1966年獲臺灣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並受聘於臺灣文化學術院。他執導的主要影片有《冬暖》、《西施》等。《西施》獲第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在臺灣,他還執導獲第9屆金馬獎的影片《緹縈》。1971年,回香港創辦新國聯影片公司,拍攝瞭《騙術奇談》、《騙術大觀》和《騙術奇中奇》。1972年,他重返邵氏公司當導演,執導瞭《大軍閥》、《傾國傾城》、《武松》。其中《大軍閥》獲亞洲影展描寫人物最成功之戲劇片獎,1977年編導的《乾隆下江南》獲臺灣金馬獎優秀劇情片獎。1983年組創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與內地合拍影片《火燒圓明園》與《垂簾聽政》,獲19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見彩圖)。1986年執導影片《火龍》,1988年執導瞭《八旗子弟》、《西太後》(又名《一代妖後》)。到1988年為止,他執導影片80餘部,監制及策劃的影片22部。

《火燒圓明園》(1983,李翰祥導演) 中國、香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