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密茨凱維奇

  波蘭詩人、劇作傢、民族解放運動活動傢。生於小貴族傢庭。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學生活動,1823年因參加波蘭愛國學生運動被捕入獄,翌年被流放到俄國內地。1829年流亡西歐。1855年俄土戰爭期間,密茨凱維奇為組織波蘭志願願軍去土耳其,不幸染上瘟疫而逝世於君士坦丁堡。

  密茨凱維奇早期詩作《詩歌集》1822年出版,開創瞭波蘭浪漫主義文學的新紀元。次年出版的第2部《詩歌集》,內收詩劇《先人祭》第2、第4部。1832年寫出《先人祭》第3部。

  密茨凱維奇用法文寫過劇本《巴爾同盟》和《雅庫佈·雅辛斯基》。前者隻留下前兩幕,後者隻有手稿片斷。《巴爾同盟》描寫18世紀末期波蘭貴族反對俄國侵略的鬥爭,1873年在克拉科夫劇院上演,曾受到好評。

  《先人祭》由詩劇第2、第4和第3部組成,第2、第4部一般稱“維爾諾《先人祭》”。第3部隻留下片斷,又稱“德累斯頓《先人祭》”。第2部通過民間祭祀亡魂的儀式,揭露瞭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壓迫,第4部描寫青年古斯塔夫失戀之後的痛苦,帶有反封建的意義。第3部的主題完全不同,是一部反映1823年沙俄審訊和迫害波蘭愛國青年的政治詩劇,熱情歌頌瞭波蘭青年的團結友愛、不怕犧牲精神。在這部作品中幻想和現實場面交替出現,顯示瞭浪漫主義戲劇的特點。詩劇語言富於民歌風格,充滿激情,受到法國女作傢喬治·桑的贊賞。《先人祭》被沙俄統治當局查禁,長期未能上演。1901年克拉科夫劇院上演瞭由劇作傢韋斯皮揚斯基改編的《先人祭》,獲得好評。20世紀30年代出現新的演出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各劇院先後演出《先人祭》,1955年華沙“波蘭劇院”在紀念詩人逝世100周年時的演出和1973年在克拉科夫劇院由希維納爾斯基導演的演出影響較大。

《先人祭》劇照